第260章 这东西是响铜,一般人不清楚
来这边时,武元胜抽空用手机照了一些宋玉萍老家这边的照片。
包括她的父母以及哥嫂的照片。
车子走了不远,他也给易筱月打了电话,说了已经出发返回的事情。
“元胜,今天谢谢你,也辛苦你了!”
回去的路上,宋玉萍对他说道。
跟来的时候心事重重相比,她现在的心情明显要轻松多了。
“婶,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你很快也是我妈了,不用这样客气!”
他看了她一眼,微笑着说道。
“那好吧!我老家这边是不是很贫穷!”
她也笑了笑,对他说道。
“有一点,不过很快应该会好起来的!”
想到以后的发展,农村会进行精准扶贫,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困难户,都会得到相应的补助或者项目指引,虽然没有外出打工的收入高,但也会比现在好很多。
“希望那样吧!”
看着车窗外,她又说道。
…………
路上,两人时而聊着天,用了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他们就到了X城区。
比预计去龚师傅那里看东西的时间要早一些,之前说的六点左右,估计五点十几分就能到。
接近市区时,武元胜提前给他打了电话。
这边是顺路,最好是直接过去一趟。
龚师傅这阵也不忙,就回去了。
“就是这大铜锣,是不是很大,伱试一下重量,还可以敲打一下,听下声音!”
当武元胜来到他住的院子里面时,龚老板已经把铜锣拿出来了,看见他进来,对他说道。
宋玉萍在面包车上,并没有下去。
“确实挺大的!”
他说着话把铜锣拿了过来,开始看了起来。
直径近一米的锣面,正面看上去有锤打的痕迹。
看包浆,应该能到清代。
仔细检查了一遍这个锣,没有裂纹以及破损的地方。
锣比较厚实,试了一下重量,确实有二十多斤。
“龚老板,你说一下多少钱吧!”
查看完,他对龚师傅说道。
“这玩意儿当黄铜卖,都能卖300块钱,你想要的话,给个整数,1000块钱吧,我也不多要!
这东西是响铜,一般人不清楚,响铜的价格比紫铜都贵很多,是黄铜的几倍。
也就我们搞回收的,还有你们收古玩的人可能知道,另外这也是古董,老物件。”
龚老板说出了价格,也说明了这铜锣的材质。
13年,黄铜价格也就十一二元一斤左右,二十多斤重的铜锣,当铜卖,价格差不多就是300块钱。
制作这种敲到乐器的材质,不管锣还是镲,它们都是用的响铜。
这个武元胜也听说过,它们的价格,确实要更贵一些。
很多废旧回收站的老板收购这些都是当黄铜收购的,收到后他们自己会单独挑选出来,然后高价售出。
1000块钱,买这样的一样物品,并不贵。
一个小铜锣,民国之前的,目前的行情就是几百块钱。
“好,那就1000块钱,你这里还有其它的一些东西吗?”
反正过来了,能多买点就顺带着多买一点。
“还有几个照相机、几个收音机、一个吉他、几个瓷茶壶、紫砂壶、一些衣服等物品,衣服不少,有三四百件。”
龚老板又说道。
“那你都拿出来看看吧!”
他说完,龚师傅又去拿东西去了。
在他返回房子时,武元胜又打了跟他一起搞回收的刘老板的电话。
反正他们两人住的地方离得近,顺便能把他那里弄到的旧衣服也买过去。
打完电话,龚老板已经把照相机、收音机拿出来了。
照相机大多都是九十年代以后的“傻瓜”照相机,没有五六十年代收藏价值大的那些。
收音机倒是有一个六十年代“广州”牌的还可以。
照相机、收音机,打包一起,龚老板说给100块钱。
吉他20块钱。
瓷茶壶、紫砂壶有五个,其中有一个“老三篇”特殊时期的瓷壶,这几个茶壶,他给了150块钱。
那些衣服,数了一下,一共有373件。
除了大铜锣,最后的这些物件,他一起给了650元。
付了1650块钱,让龚师傅帮忙把东西都放到面包车上,他又去了一趟刘老板那里。
在那边又买了一些物品以及旧衣服。
其中物品稍微好点的有一个武财神关二爷木质造型像,两本相册,一个“福壽”青花罐,两瓶九十年代“口子酒”老酒。
刘老板弄到的衣服要多一点,有443件。
这些他一共花了1100块钱。
买好他们两人的东西,他跟宋玉萍一起去了畜牧局家属院那边的小房子那里。
去的路上,他也跟她说了,在这边买了一个5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当仓库用。
“元胜,你这里买了这么多的旧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