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你今天怎么回来了
离天黑还有一会儿时间,路过废旧回收站的时候,他又去选了一个多小时的书。
今天老贾,老康都不在那里,他一个人选。
因为昨天那里之前的纸类物品都装车送走了,今天堆放旧书的地方基本上没有多少书。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书再多,他的时间毕竟有限,就那么个把小时的时间。
到天黑看不见的时候,他又选了五六十斤书以及其它少量的信封、明信片、连环画等纸类的物品。
晚上吃过晚饭,到了住的地方,考虑到要回老家,他先把电动三轮车充上了电。
对于这里离古驿那边的距离,也就20多公里,车子充满电,跑一个来回完全没有问题。
弄好电动车充电的事,他就开始整理起傍晚在废旧回收站买回来的书籍以及里面可能夹杂着的东西。
今晚买回来的书,有好几本武术类的书籍,比如说《腿法精髓》、《少林洪拳》、《李小龙技击法》、《内劲一指禅》、《南拳对练》等。
对于这样的书,拿到工地门口,卖五块钱一本,估计很好出售。
在一本连环画报杂志里,他找到了一张特殊年代的“喜报”。
这张喜报上面中间位置有伟人图像,两边有:“发扬XX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字样。
内容大概是在X X路线的指引下,认真看书学习,提高了觉悟,在建设中做出了贡献,被评为某某,特此报喜!
在一本农村美术手册书籍里,他找出来了几张“购棉票”。
这几张票据是八十年代的,上面印刷有“囍”字,是结婚补贴票,这种票他倒是第一次见。
整理到快11点的时候,他就洗漱睡觉了,中途还是上QQ跟易筱月聊了一会儿天。
第二天早上起来洗漱好,骑上车子在家属院门口的面馆吃过早饭,他就直接向老家那边出发了。
回家的路线他很熟悉,虽然现在看见的城市环境以及路况跟十年后不一样,但路还是那条路。
骑着三轮车,他一路上也在观察着城市的建设情况,比如说哪里的塔吊架起来的多,哪一片区域盖的房子多等。
塔吊多说明工地大,那边的工人多,需要做活穿的工作服就多,以后到了那里,旧衣服就会很好卖掉。
离开了市区、郊区,他沿路又看起乡下的环境起来。
跟那种繁华的情景相比,乡下显得很安静。
看着路边稻田里面的稻谷,一片片的绿油油的。
那些芝麻、包谷地,一个个的菜园,以及偶尔看见的小池塘,都给了他一种在市区完全不同的感受。
用了差不多50分钟的时间,他到了自己家的那条小巷子。
父亲没有手机,现在跟他直接联系不上。
以前每次回来,武元胜都是直接回到家里。
有时他刚好在家,有时不在。要是不在,他就会问周围的邻居,问他去了哪里。
然后就去找他。
前世自从父亲去世后,自己就很少回家了,过年通常也都是在外面的出租房度过。
想到很快就能再次见到父亲,他的内心变得不平静起来,有一种期盼,又有一种怀念!
上辈子过得不好,他没有享到自己这个做儿子给他带来的任何福分就走了。
这辈子,自己一定会好好的补偿,一定会加倍珍惜这段亲情。
“元胜,你回来了!”
正当他还在思索着问题的时候,一位年龄60岁左右的女人对他说道。
他看了一眼,是黄婶,也是住在这条巷子里的一个熟人,算是跟他父亲一代的人。
“是啊!黄婶,我回来了。”
他也跟她打招呼道。
“你可是很久没有回来了,你爸今天应该是出门帮别人提灰桶去了。他现在肯定不在家,镇子北面有一家人在盖房子,前几天沈老板就把他喊过去了。”
黄婶说的沈老板他知道,是盖房子的泥瓦工包工头,他组织的班子也是一个“野班子”。
跟城市上的建筑工程队肯定不能比,但在乡下盖低层的房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父亲这些年偶尔也是跟着他混口饭吃。
沈老板这人脾气好,有耐心,为人很不错,虽然只是见过几面,但他能够看出来。
“他不在啊!那伱知道具体一点的地址吗?”
武元胜又问黄婶道。
镇子不大,但问得具体一点更好找一些,即使看见了盖房子的就去找,也能够找到。
“在王瘸子炒瓜子花生榨油铺的旁边,你去看了就能找到了!”
“谢谢!”
跟黄婶又聊了几句,他就把三轮车骑到了家门口,看见门果然是锁着的。
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九点了,武元胜就又骑上车子去了黄婶说的王瘸子榨油铺那边走去。
对于镇上的情况以及路线,他是特别熟悉的,毕竟镇不大,加上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里。
路过一家超市的时候,他买了两包好烟,打算拿过去给那边做事的师傅们都发一根。
用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