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南方采购(1 / 2)

重生1980年 奋斗的小康 1136 字 6个月前

80年代南北方没有得力的运输物流,大部分南北方特产都只能靠原产地自销。

这个时代没有科学的栽培技术,香蕉亩产量在1500-2000公斤之间,广省是主要香蕉种植产区,气候条件优越,当然,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后世一亩香蕉园能产2500-3000公斤左右。

山坡子镇龙村有150亩的香蕉园,就打亩产1500公斤就是450000斤的产量,本地自销吃的完吗?

谁家能天天吃香蕉,当饭吃么,那也会腻的。

小孩一听要收香蕉,顿时来了精神,眼底闪着光芒冲着王权说道:“我带你去。”

小孩也是个机灵的,叮嘱身旁的另一個小孩“二娃子,你快点赶牛回家告诉爹找村长,我带这俩人去香蕉园。”

王权哥俩感激的跟着小孩朝山坡子镇龙村的香蕉园走去。

这个季节,镇子里到处都是枝繁叶茂的榕树,地上杂草丛生,跟这时候冰天雪地的东北截然不同。

又走出去大约一里地,前面影影绰绰的有村庄,小路的另一端就是橡胶园,荔枝园,香蕉园,还有种植胡椒的田地。

这些是海市的主要经济作物,还有水旱田,坡地田。

小孩在前面带路,时不时的回头盯着王权哥俩,生怕一不小心王权哥俩就跑掉了一般。

王权就笑,“小孩,咱从东北那嘎达,大老远的搭火车来你这收香蕉的,还没收到货绝对不会跑的,你放心在前面带路,别跌了跟头啊。”

十岁左右的小孩还有这心眼,王权觉着这孩子也是拿事的。

小孩被王权这一说,不好意思的“咯咯....”笑了道:“大哥,我跟你说吧,我们村子就种了香蕉,今年这销量不好,我爹说怕烂在地里,没钱过年。”

“嗯嗯。”王权点头,他记忆里81年海市还没分产到户,这香蕉园都是集体的。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香蕉园,都是敞开的种植,围栏啥都没有。

香蕉树枝叶下半遮半掩的露出一串串的香蕉,香蕉树如果养护的好一年四季都结果实。

偌大的香蕉园里没人,王权哥俩热的坐在树荫下凉快一会,路上远远的走来几个人。

有村长和这个小孩的爹,到了跟前小孩的爹夸了小孩两句,小孩高兴的不得了。

王权自我介绍道:“哪位是负责的,我们是北方来采购香蕉的。”

年长的老者点头,“我是村长杨军刀,你要采购多少?”

王权思趁了下,问道:“杨村长多少钱一斤?”

价钱得谈好,不谈好就说收购多少?

“5分钱一斤。”村长说完这话,就等着王权要采购的量,如果量大他就再给王权让个一分半分的,可量少就这么地吧。

王权知道,后世80年代的广省香蕉产区滞销的时候,价格低至1分钱。

可这会村长给的价格竟然是5分,5分钱不应该是当地的零售价格吗?

他虽然没那个人脉关系找到火车皮,来运输香蕉,可这价格还是高出王权的心里价位。

这位杨军刀村长,也真是个老狐狸,咋不上来直接给1分或者5厘呢?

买卖自古俩心眼,精买的不如傻卖的。

“最多1分钱的价。”王权寻思着,问道:“杨村长你这村里有知道根底的货车吗?”

知道根底的货车,王权觉着能安全点,不然回北方的路上,司机拐跑货物跑路,没个找了。

在这个网络闭塞的年代,身份信息没有联网,崩走货物的骗子有的是。

东北老家一辈子不出镇子的人,自然不知道外面的险恶,可前世王权是做过生意的,自然知道江湖的险恶。

“1分钱可不能给你拉货。”杨村长拉达下脸子来了,一分钱他可不干,最低2分钱一斤,不过这话老村长只在心底嘀咕,说出来的话却是:“最低4分5,一点不能让了,车村里没有。”

杨军刀村长可是精明人,一眼就瞧出了王权哥俩是北方来的,手上还拎着大棉袄。

同时,杨村长也知道北方天寒地冻的香蕉这种水果走俏,好卖着呢。

这笔生意不知道能赚多少钱,可老奸巨猾的杨村长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

王权瞧着这老头掐着这个价格不松口了,他也不着急,反正来一趟待几天也成,顺便让自家二哥也见识见识南方。

前世王勇可是没来过南方的。

价格谈不拢,王权笑着对杨村长说道:“咱也不那么着急,今天先这样吧,我们哥俩找个旅店住下来,价格再慢慢谈。”

杨军刀瞧着王权这个小年轻,谈事情这么冷静,不急不躁的,便笑着说道:“也好。”

村里并没有旅店,哥俩还是问了杨军刀才得知,旅店得去镇子上有。

杨军刀作为村长倒是好客,“小伙子,要是不介意可以住在我们村委会,村委会有两间空屋子。”

王权寻思着住在村委会也没食堂,没饭馆的吃饭也成问题,虽然这地方天热,搭个铺就能睡着,被褥都没有还是麻烦。

“多谢杨村长,咱哥俩就去镇上住旅店,吃饭啥的也方便。”王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