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商业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粘贴和复制。
如果你研究过《产业经济史》,对欧洲两次工业革命史、美国经济建设史、日本战后经济史、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史里面的内容和案例有所涉及,还原这些发达国家是怎么一步步度从这200年走过来,再回忆一下华夏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的的话,就会惊讶的发现……
这個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虽然在文化、智商、价值观、民族凝聚力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如果只论经济行为的话,彼此之间的差异却并不大。
用最通俗的说法来讲,在这一方面,本质上只有“有钱”和“没钱”之间的差别……说白了,这世界上的人有钱了都一个德行;没钱了也都一个样子。
因此,不同人群,不同时间周期内,这些人究竟有多少钱,以及手里面可流通的货币达到多少数值才会去触碰那个消费迭代的临界线,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而经过无数案例和实证的统计归纳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完全能用一个指标去度衡,
那就是……人均GDP值。
人均GDP这东西虽然不能直接理解为财富,但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财富在人们手里面的创造和流通速度,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活跃度。
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当周围的经济活跃度不一样了时,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一种应激性的群体效应——记得前文里提到的蝗虫群体变异么?人均GDP就可以看作是蝗虫群体的聚集数量量级,不同量级的蝗虫聚集在一起,信息素强度就不一样,异变效果也不一样!
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海量的案例总结和分析,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值分别达到1000美元、2000美元、3000美元、4000美元,5000美元、8000美元、1万美元、1.5万美元、2万美元、3.2万美元的时候,就会在消费心态和习惯这些方面产生一个明显的转变,进而倒逼商业逻辑重构,产业业态开始颠覆。
简单来说,就是处于不同GDP阶段的同一个国家、同一群人,本质上却已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两群不同的人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人均GDP三千美元的中国和人均GDP五千美元的中国,绝对不是同一个商业生态,而对应的需求和产业业态,也已经天翻地覆。
说几个大众比较熟悉的产业(以2008~2020时间段美元的资源平均购买力作为标准)。
………………
一、汽车行业。
纵观世界产业发展史,当人均GDP值达到2000美金的时候,不管在哪个地区,本国的汽车市场里面是不会有TOC端市场的生存土壤的,全都是TOB或者TOG(行政单位采购)市场为主——比如1992年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均GDP才首次突破2000大关,达到2311美元/年,因此92年以前,满大街跑的小汽车,基本全都是各个单位的。
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金的时候,不管是那个地区,私人购车无一例外地开始爆发式增长——因此2004~2015年,是我国汽车行业销量增长最凶猛的十一年,甚至出现了BBA断货,需要加钱抢购的现象,就是因为从2004连开始,我国一线城市的人均GDP已经逼近了5000美金大关,而到了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居民的人均GDP也达到了这个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北上广深的普通品牌轿车已经开始不好卖了,因为自2008年开始,这些一线城市的人均GDP已经过万)。
当人均GDP开始达到8000~1万美金的时候,该地区的汽车市场容量开始触及到了饱和象限,90%以上的有房家庭都有车了,于是私人购车的需求就逐渐开始更迭升级了——所以从这一年开始,北上广传统汽车的4S店开始了此起彼伏的价格战,并且开始了以二三级城市为主的下沉市场策略;而2012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也逐渐进入国内一线城市中高收入群体的视野,并在2017年的时候,成功成为国内一二线城市的主流车型之一。
而很明显,下一个需求迭代升级的窗口期是在人均GDP逼近或突破1.5万美元的时候……之所以那么多的企业在押注智能汽车,并且不遗余力地宣传“第三空间”的概念,就是在赌,赌华夏的2035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赌华夏在2035年前主要城市的人均GDP能突破1.8万,甚至3万美元大关。
………………
二、水果/果汁饮料行业
在1993年以前,水果这种东西并不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商品,市场上的水果摊位很少,这并不是因为水果有多么稀缺,而是因为在那个连求存都略显艰难的年代,水果无疑是一种性价比并不高的【食品】——之所以1993年以后,国人开始广泛接受水果作为补充性调剂食品,就是因为在那一年,全国的人均GDP正式突破1000美元,已经基本解决了吃饱的问题(此时主要城市的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大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2001年,当人均GDP突破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