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设法的通过不断调整配比减少炸锅的产生,好让他们的长生不老药可以顺利产出。就是没想到这丹药竟然还能用来攻城,以至于火药真实在战场上广泛运用已经是唐朝末期。 只能说这群追求长生的人真可怕,他们长生药没有炼出来,但却把能够保证一国成为霸主的火药炼出来了。】 刘彻颤抖着心问身边的张汤: "朕之前灭杀巫蛊的时候可有对方士做了什么?" 同样心在颤抖的张汤回答道: “陛下,您当时没有理会方士。” 听到下属肯定的回答,刘彻心终于不颤抖了: “那就搜罗天下方士,定居长安,定要配比出能毁一城的火药!" 购买的火药那么贵,他买不起怎么了!他用这些原材料自己配比可以吧?一年不行配两年,一次不行配百次、千次、万次!总又一次成功! 【唐朝时期的火药才是真正运用到行军大战中来的,不过因为硝含量并不高的原因爆炸威力不足,那时的火药不能称之为爆炸性武器,也不能产生攻城的效果。 那时它们只是配角,是属于配合步兵和骑兵使用的武器,但即使如此它也在战争中发挥出了极佳的效果。 如唐昭宗年间大将杨行密在围攻豫章就首次使用了火药,它将这个武器称之为‘发机飞火’,把火药粉制成环状进行进攻,虽然不会产生任何爆炸的效果。但是也利用火药易燃的优势用作了喷火器和烟雾弹烧毁对方的龙沙门。 这是历史上最早把火药用在军事行动上的记录。 而唐朝之所以能够把火药用在军事行动上有两个人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叫孙思邈,一个叫清虚子。 两个热爱研习道家老庄学说的人。】 熟悉的道家学说让刘彻再次意识到那群一直被他忽略的的方士可能真的是一群人才,他要是不用他老刘家祖宗的棺材板都得压不住。 【或许医术的尽头是长生,草药学的尽头是制药术,制药术的尽头是炼丹术。 孙思邈老前辈后面越来越喜欢炼丹术,其写的《丹经》中内伏硫磺法,也就是硫黄易着火,而硫黄和各种物质可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直到最后他发现 了硫黄、木炭和硝石一起加热可激烈燃烧。伏火法产生。 在基础上清虚子老前辈撰写的《太上圣祖金丹秘快》提到另一个伏火方子: "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单子大,下放里内,烟起。" 以马兜铃代皂角,替碳燃。 不过他们那时候可不是为了制造火药,他们那时候是为了用火药作燃的方式来去除丹药中所谓的‘丹毒’。 火药因为来自药学家,所以它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当成药类。像《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的功效有: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火药很好,就是解决不了长生而已。】 “看来火药之法不仅方士可用,医家也可用。以硫黄、硝石为主,炭为助燃,加入各种药物。”刘彻看向张汤。 张汤垂首表示明白:臣懂,臣明儿个,不!现在就命人把天下名医也给请入京城! 看到宠臣懂得自己内里的意思,刘彻很满意,就是有个令他惆怅的点: “仙幕所讲的法子皆是面向大汉百姓,但火药制法又如此容易,现天下臣民皆知晓了,朕恐天下大乱。" 惆怅的刘彻转头就看到身边大臣们异样的眼神,疑惑的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刘彻就看到公孙贺正手持着一副大字站在他身边,认真看去,上面写的是“陛下!仙幕在讲到火药时外面看不到天幕所讲的内容了!"大字很大,但方才刘彻沉浸于仙幕所说的配方当中,没看到。 刘彻:"……"刘彻的沉默震耳欲聋。 公孙贺委屈: “陛下,臣知道您一定惦记着这件事,方才黄门来报,您正听仙幕说话呢,臣等不敢打搅您,故而就书写下来,以供陛下随时查看。”内里意思,您啥时候回过神啥时候就可以看到。 就是他们没想到公孙贺手持这么大字站在刘彻面前了,刘彻竟能沉浸到掠过这幅大字直接和张汤对话??? 就很神奇! 刘彻也知道这事儿是他理亏,赶紧拍着公孙贺的肩膀道,安抚道: “好好好!好样的!”天下不会因此大乱就好! 汉朝百姓们对于仙幕讲到关键部分突然消失确实没有丝毫不适应,因为消失的仙幕上写着一句他们莫名能看懂的字【为了社会安定, 本段视频不对天下人开放。】 看到这句话他们没有不满,没有怨怼,没有觉得仙幕为何这种东西不让他们看,是不是不在乎他们,都没有。他们只觉得自己上天眷顾着。 这种国之
第104章 火统、火炮(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