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2)

日里总是抠抠搜搜的十分节俭。大房这边的花费,她是能省则省。

当然此时也看不得甜丫朝着沈大山要糖吃了。

“老大家的,没事,几块糖罢了,我多忙两天,编几个竹篮,也就回来了。”沈大山乐呵呵的,面上轻松的样子,他回道,“只要孩子们喜欢,我这个当爷爷自然会尽力满足他们的。”

“爹,您就是太宠他们了。”宋氏嘴上这般说,但是心里却暖洋洋的。

她这是遇到了一个好公公啊,对待家里儿子媳妇,一向一视同仁,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对待孩子也很宠爱,就算是女孩儿,也没有把她们当成赔钱货。

就说德宗读书这件事,最开始还是沈大山主动提出来的。

沈大山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是个放牛娃,最羡慕的就是主家那位身穿蓝袍、头戴方巾的秀才爷,那一身秀才服,在沈大山的眼中,是那般至高无上的荣誉。

所以当他生了儿子之后,心里就有一股子意愿,想要儿子们去读书识字。所以沈大山特意花了几个铜板找算命先生,给沈昊沈炅这对兄弟起了文雅的名字。

可是后来天下大乱,他们一家人颠沛流离,这读书的愿望自然就泯灭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

后来终于新朝建立,他们也在麦家村安定下来,随后大孙子出生,沈大山这想要子孙念书的意愿又再一次冒了出来。

所以,即使家里只有十多亩地,日子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沈大山也掏出了部分积蓄,供养沈德宗念书。

这边沈德福暗自听着,他这才明白,原来马上到了要交夏税的时节,也不知道这个朝代,百姓们交物还是交银。

沈德福回想着历史书上学过的知识,赋税的收取历史悠久。

从夏商周的贡、助、彻,秦汉的田赋、口赋,魏晋南北朝的租稠制,唐代的两税法,宋代的方田均税法,元代的赋税征钞,明代的一条鞭法,到最后清代的摊丁入亩……

不是专门研究的人,基本上就是两眼一抹黑的情况。沈德福一个学理科的,同样也是如此。

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沈德宗眸色有些晦暗,同时捏着书的手稍稍用力了几分。

他是个天资聪慧的,知道家里的生计艰难,能供他读书十分不易。所以此时听到宋氏的话之后,心里有了几分压力。但同时,这些压力也全部化成了他用功读书的动力。

沈德宗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更加的刻苦读书,努力考取秀才的功名,方才不会辜负家里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