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治(1 / 2)

辽东的气候是真冷,屋顶上是毛毯一样的厚雪,屋内烧了地暖,春华手捧着慕容铧所写的历代律法异同看,心里参考后世的律法在心里做着最后的权衡。

表决通过的辽东法已经由一百名议会成员带往辽东的各地,《宣律》在上,辽东法更相当于是地方的行政条例,相对于《宣律》,辽东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权利的分离。

直接将《宣律》一分为四,军爵制,民法,行政法,税法,将军权直接从各部落中剥离,用行政法来监督官员,税法来保证中央的收入。

军爵法直接废除了护国军的府兵制,直接从秦时的军爵制变为军衔制,由土地分封变为钱物的赏赐。

这是春华能想到的比较贴合当下的法子,强国必须强军。

其他的律法她自认为不能超越《宣律》什么了,昭明女帝已经本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立法了。

至于奴隶制,这是当前的大趋势,一旦放开奴隶的管制,她相信大宣很快会被蜂拥的偷渡人口挤爆,在现代移民也不是很好管理的,毕竟每个地方的风俗、民情、受教育程度不同,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

她做的是在昭明女帝的政策被执行差不多的时候把当年不能做的细节深化。

“水凉了,早些休息?”虽然他自己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的,但见春华这样,称易忍不住改变了自己不干涉他人的原则。

“嗯,已经不能再做更多了。”春华擦干脚,捧着一杯水盘腿坐在榻上,有地龙的屋子总是容易口渴。

“这次算是做了一次普法教育,你准备如何应对明年的反噬?”整整一年,足够下面的人做好串联了,权利放出去,不仅是收回来不便宜的问题,程易永远不会轻信人性中的恶。

“对朝廷来说,关键是明年的赋税,有金山在,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在辽东这个地方,山多土肥,种没问题,关键还是收,最核心的问题是部落的问题,我准备扩军,募兵。”对于原来世界的大东北,那绝对是个大粮仓,最需要解决的是治安的问题。

安史之乱募兵,如果还是唐初的出将入相政策,不至于一下子就出大问题,加上因功而上的政策,足够这些兵过上小康生活了,有了小康生活,谁还乐意造反?

“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低下的人可能理解你真正的意图,可会被有心人利用,还有长安。”历史上众多变法的人少有善终,程易自然不愿春华冒一丁点风险。

“自然不是很轻松的事儿,首先得上扫盲班学堂了,我预备筹建国营农场,招聘条件就得宣化,人民总会用脚投票。”先以私人的名义在整个辽东兴建农场,招收保镖工人。这些保镖工人生活带来变化了,又有强大的暴力机关保证法规的顺利实施,时间一长,自然不愁没人。

入不了护国军,自然还能先入民兵,剿匪,治安,总会有用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得先有钱,而春华如今有这金矿,开春她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历史上出了这么多惊才绝艳的人物,能让历史改变些许的能有几人?

程易最欣赏春华的就是她有自知之明,知道徐徐图之,加上她那层出不穷的新点子,总不会吃亏,“这我就放心了。”

“你呢,你的远洋轮船!”环游世界,多么令人心动的想法。

在炮弹开始运用在木船上的今天,一艘能进攻能防守的铁甲舰能让人安心。

“关键在钢铁的产量和强度,小元已经带上图纸去汉阳督造了,明年年底能造出一艘来。”男人对于出行的交通工具的喜爱与生俱来。

“期待有坐上去的一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儿,也该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天色渐晚,熄了灯的小院渐渐安静下来,然而整个辽东的变化却渐渐从这个小院扩散开。

短短的两年时间,整个辽东新建了一百个小镇,所有的小县都通过平整的道路同奉天链接起来。

近十个国营农场分布在辽东的山林里,将各种辽东的特有物资山珍皮毛通过奉天的铁路运往长安和江南,换回江南源源不断的新奇货物通过一百个小县散入辽东。

三个散落在辽东的煤矿被发现开采,从关中过来务工的贫民陆续在小镇周边安家,兴建了一座座带有火炕的房子,在辽东安居下来。

整个辽东成为大宣五十个道中上缴税收最多的行省,家家户户路不拾遗,夜不避户。

哪怕是辽东里普通部落的一般人家,也能用分到的金矿收益买一些江南的丝绸,让家人在年节上炫耀一番。

在有议员的小镇上,原住的居民甚至可以吃到长安最时兴的饮子玩意儿。

辽东大治。

然而,就像是了结了自己的心愿,太上皇李绍在度过了千秋节后身体每况愈下,在秋末烧尽了他的生命,天下缟素。

春华身着素白的对襟素袍长衫站在鼓楼上遥望长安,辽东的冬天来的总是比较早,秋雪扯絮一样飞扬在空中,片刻就染白了奉天,遮住了碎金一样的落叶。

身后的宫人焦急的看着她,然而,无人敢越雷池一步。

这两年春华一有时间就开始巡视辽东,作为近身的宫人,他们不止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