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余晖觉得这世上已经没有任何语言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此刻的感受了。他好像无比地震惊,但同时却又仿佛超脱了一切一般地超然和平静。
人类的语言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地苍白与贫乏,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中所能传达的含义是如此地单薄。
以至于余晖深刻地感受到,根本没有任何词汇可以简短而又恰当地描述出他所感知到的一切。然而倘若他试图用一万个字来详细描述他此刻的所思所感,又会觉得描述得越多越详细,越是试图去捕捉那种虚空超然的感觉,反而最终只会距离他最初的感受越来越远。
就像是看透了他的想法一般,苏命的身影突然又一下子出现在了他的身侧。
祂的手指轻轻地放在寻常人太阳穴的位置,摆出了一个好像在用手指叩脑袋的姿势,轻声道:“嘘,不要用这里去想。”
一瞬间,余晖有些迷茫。但几乎是同时,他又明白了过来。
是的,不要去想。
不是说停止去追求世界的真相,而是说,不要用脑子去想,不要拘泥于大脑这种表面的物质形态。
世间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句话,可以用高维的思维去理解,也可以用低维的思维去理解。但倘若用低维的思维去理解高维的话,就往往大错特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不要用脑子去想”,真正的关键词不在于“想”,而在于“脑子”。
阿古曾经说过,“大脑是你的封印”。
那时候余晖并不明白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但到这一刻,他突然有些明白了。
没错,大脑正是他的封印。
他是被冻结成如今这个物质形态、以人类的方式存在的能量。他的思维被封印在大脑这个物质形态的装置里,让他误以为自己只能通过大脑这个装置来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
但真是如此么?
当然并不是。
既然他曾经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能量体,那么理论上他就可以自由转化为这个宇宙中的任何物质,以任何形态存在。
对他而言,大脑长什么样重要么?不重要。
大脑这个生理结构的极限在哪里重要么?不重要。
那些都只不过是在这个宇宙中封印他的障眼法而已。
对于他而言,以什么样的物质形态存在,其实本质上并不重要。
就好像苏命祂们一样,既能以与人类相似的形态存在,也能以恒星的形态存在。
这些表面的形态都不重要,无非就是能量转化为质量,质量转化为能量而已。
当然,这对于寻常的人类而言,是非常难以理解,非常反直觉的一件事。
因为对于人类而言,相对来说可以比较容易地控制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质量。但是想要随心所欲地控制能量这种无形的东西,就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说让人用手拍一下桌子,然后再把手收回来,想必对于绝大多数人类来说,这都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毕竟手脚本来就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说让人把拍这一下桌子所释放出去的能量再收回来,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了。
毕竟,人类可以控制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己的身体,但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体内的能量。
然而,对于高维的存在而言,这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
控制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身体,与控制以能量形态存在的身体,两者本质上就是一回事。
所以在这个宇宙里,人类常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任何一种事物似乎都无法永恒地稳定存在。
任何一种物质,都必然会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逐渐变得不再稳定,最终走向混乱消亡。
而与此同时,能量必然从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最终达到平衡。就好像一杯热水和一杯冰水放在一起,最终一定会得到两杯温水。而不可能是热水变得更热,冷水变得更冷。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之为,熵增。
然而,倘若转换一下视角,就会发现对于物质而言的混乱与无序,正是对于能量而言的稳定与有序。
因为质量和能量本质上是一回事,所以说拥有质量的物体等同于拥有能量的物体,只是这些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而已。
那么,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原本稳定存在的事物变得不再稳定,最终物质形态彻底消亡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是原本被冻结而无法释放的一个个“能量团块”解除冻结状态,重新回归到能量平衡之中的过程。
也就是说,所谓的熵增,其实就是从物质形态的稳定,转化为能量形态的稳定。
而反过来的熵减,也就是从物质的角度看,一个个稳定的物质逐渐形成,同时从能量的角度看,能量逐渐被冻结成一个个“团块”。
能量转化为物质,物质转化为能量。
这就是宇宙的大循环。
这就是宇宙的“生”与“死”。
当然,生与死本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依托物质形态而存在的人类,把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称之为“生”,反之把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称之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