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以德服人,就是用实力征服,或者是用理智来说服你,让你屈服。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毕竟骑马是六艺之一,至少也要有点武功才行。
后来的宋朝平民,看着周围那些文弱书生,提都提不起,提都提不起来的样子,纷纷摇头。仿佛他们这种做了一辈子苦力的农夫,一拳就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众人感受到周围人投来的视线,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都是平民,连上学都做不到,哪有时间和金钱来学习。
只有那些有钱的人,才会去学箭术,他们怎么可能学得起。
众人见这些才子们涨红了脸,转过身来,重新望向光幕,其中许多人他们并不认识,但是,辛弃疾却是万朝之中许多人都认识的,此人为自己的孩子起了一个小名,叫做“铁柱”,他们这些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但是,却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充满了力量,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
原本他们还觉得,能给自己的孩子取这么简单的名字,肯定是没什么文化的,但当看到那首诗中之龙时,很多人都吓了一跳,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如果要评选一首诗的话,这位肯定能上。
怪不得后世的人会说,他的诗都能写出更好的诗来。
众人一看,当即就傻眼了,乖乖,这货不光文学厉害,而且也是个猛|男!
带着五十人,冲入数万大军,还活捉了对方的统领。
简直是神乎其技!
而王守仁,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号称圣者,却没有想到,他的武道实力,居然如此强大!
大秦,嬴政正一脸茫然的看着张良对他下杀手,脸色微微一变。
从刚才的影像中,他知道此人有“谋士”的称号,“谋士”的名号相当响亮,嬴政本来是想让张良见猎心喜,亲自前来咸阳,助秦国一臂之力。
却不曾想,此人曾经暗杀过自己!
他不会是六国的人吧?
嬴政面色一沉,仔细回忆了一下之前遭遇的那些暗杀事件,其中印象最深的只有寥寥数个,其中最为惊险的一段,虽然有不少人被处死,但并非全部落网,其中有不少人,他并没有太过在意,但其中一件事,他至今还没有查出来,更没有查出是何人所为。
博浪沙,便是他三次出巡时被刺杀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一处,因为一柄大锤,从马车旁掠过,撞在了旁边的马车上。
他每次出门都会有好几辆相同的马车,甚至一天换一辆,结果却被对方误会成了最奢华的一辆,才让自己幸免于难。
事后,他只能匆匆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却没有料到,那个刺客,就是张良!
想起博浪沙,嬴政面露沉思之色,张良之所以会选在这里,一定是因为他本身就是那里的人,就算不是这里的人,也一定是这里的人。
博浪沙,曾经是韩国人,他突然想到,这个男人,会不会是韩国的某个王公大臣?
韩国倒是有一个张姓世家,好像有一位叫做张平的大臣,但是,此人早就死在韩国灭亡的时候,如果张良真的是此人的后人,应该不会这么恨自己才对,凭自己的本事,要做一个官员,应该也不会太困难。
是不是韩国的原因?
他可不相信,六国的人都是爱国的。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英雄人物,才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更多的人,则是喜欢自己的权力,喜欢六国时代的特权。
六国残余势力想要复国,无非就是大秦推行郡县制度,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权利罢了。
如果现在还保持着这样的划分,或许反对复国的人会减少很多,但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推行分封制度的意思。
嬴政看到张良三个字,不由得一阵惋惜,如此大材小用,如此大材小用,若是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只有自取灭亡一途。
他当即下达了一道命令,让所有人都去抓捕张良,而他的目标,就是韩国!
张良看到自己的身份暴露,也是一脸的郁闷,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他用的是化名,所以秦始皇很难查到他。
有几个被揭穿身份的叛军,也是双眼放光,纷纷点头,佩服的说道,“张良果然厉害,连秦始皇都能杀,还能安然无恙,如果张良的运气再好一点,那大秦可就要变天了。”
又有人道:“其实也不能说是始皇侥幸,应该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亲信,都比张良高明,算准了张良的判断,这也是秦始皇没有杀死秦始皇的原因。”
他们都清楚,秦始皇出门必有数十驾马车,而且随行之人众多,张良居然还能安然离开,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而项梁看到张良三个字,心中也微微激动起来,之前他们把那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公布出来,还真怕秦始皇招揽了这么多人,那些历史上著名的人,会不会答应,到那个时候,大秦就真的完了。
特别是韩信、萧何、张良,韩信肯定不会跟随刘邦和项羽,很有可能会自立门户,也有可能会投靠秦国。
如果是前者,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就算他们拿不到,刘邦也休想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