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东南平定(1 / 2)

陈奇瑜在代王宫外,足足跪了将近一月的时间,终于是得以受到皇帝召见。

朱由校知道他是为了何事而来,因此一直没有管他,当做没看见。

虽然这个人勉强可用,可归根结底,他到底也是士绅中的一份子,是大明的地主老爷。

人都是有私心的,尽管是皇帝看重了他才得以任宣大总督之职。

可皇帝此举是在刨他们士绅的根,是要破坏祖制,即使有知遇之恩,陈奇瑜还是选择倾斜到了另一边。

说到底他的思想还是家天下,自身自家的利益为重。

“陛下,推行所谓摊丁入亩之新政,已然惹的天怒人怨,天下沸腾了。”

“尤其孙传庭与李中正二人,勾结锦衣卫扭曲圣旨,伪造文书,大肆屠戮大户豪绅,实乃十恶不赦之罪也,还请陛下明察。”

听着陈奇瑜咬牙切齿的奏报,朱由校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虽是朝廷官员,可在这种关头,必然是会选择与士绅群体站在一起的。

而他所信重的内阁三位大臣,恐怕除了王在晋这个遭到士绅唾骂的人,徐光启和王象乾也会反对。

这也正是他,为何直接选择跳过内阁,亲自坐镇大同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的原因。

而且他重用孙传庭和李中正也是更深的原因的。

如今朝堂上的官员,多数还是南直隶、江西、浙江等江南人士。

尽管他已经杀了好几批了,可没办法,这天下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官员,永远都是江南的多。

“明察?朕之所以如此强势的推行新政,正是看透了这些豪强们的本质。”

“你任宣大总督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还是山西人,豪强们勾结鞑虏,走私军械粮草资敌,压迫农户以高价倒卖。”

“大同的百姓,有多少沦为地主豪强的佃户奴隶?”

“这些事情你当真一点都不知道?”

陈奇瑜心一紧,有些事情他不可能不知,走私资敌这种事他这一年来也有所而闻,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来。

“云南巡抚一职尚有空缺,你去补了吧,即刻启程。”

“到了那里好好看看,我大明朝之国情,百姓之艰难。”

朱由校说完便甩袖而去,陈奇瑜跪在大殿之中,看着还捧在自己手里的奏疏,发呆良久。

…………

…………

福建

经过两个月来的浴血奋战,李之龙和张世泽二人,已彻底平底定了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倭乱和民乱。

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羽林军面前,士绅豪族们这赶鸭子上架,临时拉起来的军队,如土鸡瓦狗一般。

邓茂七和叶宗留这两个最大的贼寇,都被生擒关在大狱中,张世泽正准备将两人押往京师。

福州中卫治所中,刚将铁甲卸下的张世泽颇为鄙夷的说道:

“还以为那些倭寇会比这些反贼强一些,想不到也是如此不中用,我五百甲兵只一个冲锋,就打的他们落花流水。”

两年多的军旅生涯,加上此次领军平叛的锻炼,张世泽已然完成了蜕变。

因为南方湿热,太阳暴晒的原因,现在的他,皮肤黝黑,身体也壮实了许多。

比当年那个在京师养尊处优、享受富贵而细皮嫩肉的小公爷相比,可谓是判若两人。

他的军事水平,以及临场指挥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福建大半的叛乱,都是由他领军平定的。

对于他这样的初出茅庐的新生代将领来说,这种规模级别的战争,最合适不过了。

虽然敌军战力远不如己方,可他指挥的几场战役,也算是极为出色了。

因此也让手底下的将士彻底服了,现在称呼都变了,不在是小公爷,而是将军。

李之龙也是感慨,这武勋子弟,就是和寻常人不一样。

想当年,他们孝陵卫与刚刚组建的羽林军比武的时候,张世泽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现在却已经是一个勉强合格的将领了,这成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他们不过都是打着倭寇旗号的土人和汉人而已,都是商人们圈养的奴隶,常年在海上走私,哪里有什么战斗力。”

“这几股叛乱势力中,也就那些海贼和盗匪有些战力,可也不过如此。”

李之龙每想到前段时间的那场战役,他就想笑。

自己因为贪功冒进,带着不到三千军,且一半是当地卫所军的情况下,追击邓茂七而中了埋伏。

邓茂七埋伏的兵马足有五六千,而且还是在埋伏的优势下,对明军发起突袭。

可没想到,他带着不到五十甲兵,居然一战击溃了这数千敌军,还生擒了邓茂七。

到现在他都没想通,这一战是怎么赢的,自己不过是冲的勐了一点罢了,居然就轻松获胜了。

“如今叛乱既已平定,那就按陛下令旨所说的,分头行事吧。”

李之龙点了点头,这事确实得抓紧办才行,不能让那些豪族士绅们缓过神来。

陛下可是说了,要借着此次叛乱的机会,大做文章,至少要把福建的这些豪族扒一层皮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