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是元宵,元宵过后是惊蛰,惊蛰过后是春分,转眼到了三月,哪怕四九城春天来的晚,依依杨柳尽绿,满城杏花桃花也跟着次第绽放。
这样的春色只能让老百姓的心情好上一些,因为天暖和了,猫冬的先进分子小兵小将们又开始闹腾了。
好在有一点,春暖后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分子大串联已经被取消。
大串联对全国人民而言可以说是场说走就走的免费旅游。
这一运动从六六年九月开始,中央发出通知,规定来京师生“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
好家伙,免费坐车,免费吃喝,免费住宿,连用的东西都免费。
这是建国后人口第一次大流动。
春暖花开,首都人民虽然心情好转,但不多,高考停考,工厂停止招工,愁啊。
要知道,这个年代,高中生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哪怕四九城,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能考上高中的也不超过十个,可以说举家倾力培养。
毕业了,没法就业,怎么能不愁。
这一年,棒梗不受社会上的影响,意志坚定的升入高中,小当升入初中,槐花上了小学。
这一年,四个宝学会了说话和走路。
这一年,覃如重回轧钢厂,再次当起了钳工组长。
社会上风云激荡,红星轧钢厂却八风不动,不仅业务大增,还出口了部分钢材,年底前更是按照计划盖好了几栋家属楼。
“确定不去住楼房?暖气足的很,统一供暖,不收取暖费。”
高俊笑着看向覃如,手里还在给四个宝夹菜。
覃如翻白眼:“给我四室我都不愿意,哪里比得上小院舒服。”
“孩子大了,有院子能四处跑跑看看,住楼房太逼仄了。”
谭姨也不想住家属楼。
她住惯了小洋楼,四合院,觉得楼房不仅拥挤还特别吵闹,鸡毛蒜皮的事邻里都能知道,没点隐私。
“住楼房,住楼房,二宝要住楼房!”
二宝拿勺子敲着碗,大声反对。
四宝哈哈大笑,跟着起哄:“住楼房,住楼房,二哥要住楼房!”
大宝虽然不关心住哪里住什么,但是支持亲弟弟的做法是一定的,也跟着喊:“住楼房,住楼房,二宝要住楼房!”
只有三宝翻了个白眼,坐在宝宝椅上安安静静的吃饭。
覃如被吵的脑袋嗡嗡作响。
孩子们越长大,她发现自己越喜欢三宝,安静的美男子多好啊。
一个孩子一块肉沫蒸蛋一筷子菠菜分下去,高俊才顾上自己。
不像覃如,看着闹哄哄的孩子烦,他反倒觉得家里热闹,有人气,高兴的很。
“二宝,告诉爸爸,为什么想住楼房啊?”
他问道。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住楼房,他们可以一起玩抓特务,打仗。”
高俊抬眼看了媳妇一眼。
覃如闷头吃饭。
和孩子们的菜单不同,她吃的是雪菜炖猪皮,清炒萝卜条,外加二合面馒头。
孩子多,又能吃,有点好东西都省给他们吃了。
哪怕有空间,装了不少物资,也没机会偷吃。
耳朵边天天都是“妈妈”“妈妈”,根本脱不开身。
“孩子会不会有些脱离群众?”
高俊如此道。
“你当初脱离群众了吗?”
覃如不以为然。
什么叫脱离群众,阶层始终存在,何苦苦苦融入不属于自己的阶层?顺其自然吧。
谭姨忽然道:“你妈让把孩子送到大院去呢。”
高俊听了皱眉,覃如听了眼前一亮。
她忙道:“什么时候送去?”巴不得立刻全部打包送走。
“这倒没说。”
谭姨挺意外的,以为覃如会反对,没想到反对的可能是高俊。
高俊看看暗暗高兴的媳妇,又看看闹哄哄的宝们,道:“以后周一到周三送过去,你和谭姨歇歇。”
覃如乐死了,揽住他,送了个油盐味的香吻。
谭姨神情自若,经过多年荼毒,她已经能淡然以对了。
高俊瞪一眼覃如,继续吃饭。
当他没看出孩子妈的嫌弃。
反正,他不会嫌弃,一点也不,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虽然闹些,皮些,问题不大。
作为皮小子的代表人物,他向来认为皮实际是聪明外露的表现,值得嘉奖,而不是一味镇压。
三口两口下去,一个二合面大馒头就进肚了,又接过覃如递过来的第二个。
高俊饭量大,一顿四五个大馒头,还要喝两三碗粥溜溜缝。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家里物资缺口也渐渐加大。
要不是全国各地的战友帮忙,高父高母的补贴,孩子不可能养的像现在这么好。
这么说吧,家里四个宝没缺过肉蛋奶,在这个时代,全国都少之又少。
把孩子打发到大院去,吃爷爷奶奶的,肯定能给家里省不少饭。
覃如高兴啊。
她眉开眼笑的问三宝:“儿子,去爷爷奶奶家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