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行军难(1 / 2)

自从生辰之事过了以后,上官虹感觉自己和孟怀安的关系似乎终于突破了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界限。

特别是关注起孟怀安的生活以后,上官虹发现孟怀安并没有自己从前想的那么无聊。

原来孟怀安也不是那么生硬的人,也会开玩笑和情绪波动。

就在上官虹享受这种安宁的日子的时候,忽然建康城的使者来了。

而且事加急。

使者进城以后,孟怀安便紧急召集了京口县衙的核心成员们开会。

上官虹诧异的是,自己居然也被邀请了。

这让上官虹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安。

毕竟,以前的会议从来不需要自己参加。

除非这次的事情和自己有关。

如今能够和自己扯上关系的,上官虹第一反应是红甲卫。

进了县衙的会议室以后,看着在座的人,上官虹心里暗道:“果然。”

这次来的人大多都是军中的统帅,看来建康城的使者前来应该是有战事。

看着桌子上的一叠纸,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沉重的神色。

上官虹落坐以后,不动声色的拿起面前的纸,认真的看了起来。

原来,最上面的是一份从建康城送过来的军报。

军报里面显示,匈奴、鲜卑和羯族重归于好。

又集结了十万余大军准备南下。

这份军报可以说让上官虹有些担忧。

本以为能够享受一下安宁的生活,谁料才过这么短的时间,安宁就被打破了。

看完第一份军报以后,上官虹接着翻到了第二份。

这是孟怀安派出去的探子打探的情报。

情况大致和建康朝廷送来的差不多。

区别在于,孟怀安的情报更为详细。

情报里面显示,此次胡人南下绝不是一时兴起做出的决定。

而是提前有谋划的。

这一段时间,胡人之所以没有什么动静,纯粹是在集结兵力,准备粮草。

以及修缮关系。

毕竟,之前鲜卑和羯族的背刺,直接导致匈奴王惨死外乡。

这笔账,即使刘渊因缘际会得以提前上位了,也是需要有个说法的。

所以,孟怀安在听说胡人大军南下之时并没有太多紧张。

只是在得知胡人之间确实联合在一起了的时候,心里才有一些不安。

特别是,孟怀安打探的情报里面还发现了一个现象。

胡人的军队里面居然出现了中原人。

这个消息对于孟怀安来说,应当是最值得谨慎的一个消息。

这就是意味着,胡人对燕国的故土,已经掌控的有一些成效了。

更何况这些加入胡人的中原人,比胡人更了解中原人。

“恐怕这一次的大战没有那么容易”,上官虹心里想道。

见众人已经将桌上的军报看完了,孟怀安缓缓说道:“如今建康派出使者来,要求我们京口派兵一万,前往徐州一带驻防。”

听到这话,在座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暗道这建康朝廷口气也太大了。

区区一个京口县居然要征兵这么多人。

要知道,如今京口县虽然人数几十万,但是真的算上能够提刀上阵的,没有多少。

看到众人诧异的眼神,孟怀安笑着说道:“当然了,建康也知道我等的难处,允许这一万人里面,分为精卒和辅兵。”

如今处于建康的上官越对于孟怀安等人来说,如何称呼实在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于是乎,在这种会议上,孟怀安等人统一用建康来代替。

“你们都说说什么想法吧”,孟怀安缓缓说道。

吴良坐在靠近孟怀安的位置,率先说道:“如今建康派使者前来征兵,虽然要求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非常苛刻,但是他毕竟打着抵御外族的旗号,我等只有接受的份”。

这就是占据名义的好处。

虽然这事对于孟怀安来说非常不容易,但是若是孟怀安真的办不成,那么建康朝廷等于就拿捏住了孟怀安。

况且,如今建康朝廷也实在是真的需要京口县出这么多的人。

一旁的曹明远说道:“兵贵在精不在多,如今我京口县能够勉强称为可战之兵的不过三千余人,估计这个数字离建康朝廷期望值差的有些多。”

孟怀安闻言点了点头。

毕竟,建康城使者来的时候,孟怀安可是金钱开道,摸出了建康朝廷的底线的。

这次兵力分配中,建康朝廷希望京口县能够凑出五千精兵。

若是数量太少,那么驻守徐州就会有些不保险。

于是,孟怀安朝着曹明远说道:“话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毕竟建康那边有他们的难处,以前他们允许我们便宜行事,现在到了要还账的时候。”

“在辅兵营中再挑选出一些人,凑足五千人成一军”

听到这话,众人大吃一惊。

毕竟,从前京口县也只是称营。

虽然这个营可能是大号的营。

可是这一次,孟怀安居然直截了当的要求将这次出征的建制设置为军。

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