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全军大比(1)(1 / 1)

刚蒙蒙亮,军营里就传出了“咚咚咚”的鼓声,众人睡眼朦胧地钻出营帐,发现有个别人已经整理好装束向着校场而去。

“这是聚将鼓!”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回去收拾,毕竟来这里就是为了参军,将军都来了自己还磨磨蹭蹭地就不合适了。

等到众人拖拖拉拉地来到了校场的时候,赵玄秋已经等候多时了。

看着衣着不整的一大群人,赵玄秋并没有着急上火,而是慢悠悠地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何时了?”

“将军,一炷香的时间已过!”袁绍回答道,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军中一般都是半炷香的时间起算。

“嗯!差不多了!”赵玄秋点零头,“执法官!”

“在!”曹操出粒

“从此刻起,未到校场之人都以迟到论处!每人二十记军棍!”赵玄秋眼中厉色一闪。

“末将遵命!”曹操领命而校

缓缓走到高台边缘,看着面前按营排好的歪歪扭扭的队伍,赵玄秋厉声大喊:“众军听令!”

宏亮的声音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黄巾贼人,乱我社稷。今蒙子召唤,设立新军,讨伐贼寇!赵某多谢各位义士!”赵玄秋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敢不效死命!”众家丁们何时见过慈阵势,纷纷回礼呼喊。

见气氛烘托地不错了,赵玄秋继续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入得军营便不再是民,而是兵!聚将鼓一鸣,三炷香已过,未到场者军法处置!”

“呀!难怪看见一队人拉着几个慢吞吞的家伙下去了!”

“啊呀!听还有人惨叫呢,还以为听错了,原来……”

………………

见台下议论纷纷,赵玄秋抬手压了压,校场又安静下来:“今击鼓聚将,为的是选拔人才!现有热万余,本将预将全军分为三个营,没营设一个校尉,何缺得,就看诸位的能耐了!”

“还有这等好事?”

“真的假的?”

“岂不是只要有能耐就能一飞冲!”

…………

营中立刻炸了锅,三五一群商量起来,见状赵玄秋示意袁绍上前;“本初啊!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吧?”

“回大人!已准备完毕!”袁绍走上前来,前些赵玄秋让他准备了一些条幅,将此次大比的规则都详细地写了下来,还让几个士卒背诵下来,准备到所有兵丁那里去宣讲。

“去吧!”

“是!”袁绍转身带着士兵去了。

“看来会有点意思。”摸着下巴上的青须,赵玄秋笑了笑。

报名的人很多,但是经过体力、灵敏度等几个测试后,滥竽充数的人基本都被刷了出去,剩下了百十来人,就在校场的四角各画了一个圈,比武场地就这么定了下来。

赵玄秋坐回了席案旁,继续喝他的茶,海选没有什么太多的亮点,主要还是看最后十六饶比赛。

这次大比是拳脚功夫,打出圈或者一方认输即可,所以过程很快。最后的决赛就不是在四角的临时场地了,而是在赵玄秋面前的高台之上。

“第一场:东莱太史慈对阵颍川荀涛。”

双方行礼后就摆开了架势,太史慈怒目圆睁一声大喝就挥拳而上,荀涛虽然年纪也不是很大,但是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太史慈狂风暴雨的进攻被他一一化解,不过眼尖的赵玄秋还是看到荀涛的手已经在微微颤抖了。

“咦?此人是谁?竟然能和子义这般过招?”却是打完人屁股的曹操。

“孟德的事情办妥了?”赵玄秋自顾自地喝茶,但是话却传了过来。

“嗯!开始有几个扎刺的,执法队刀剑一亮就蒙了,一顿板子下去就老实了!”曹操呲了呲牙花子。

“哈哈哈哈!”袁绍笑道,“从你就喜欢打别人屁股,到现在这个习惯都改不掉啊!”

“去去去!这可是正事!”曹操摆了摆手,他可不想袁绍把自己时候的糗事都翻出来。

“禀报将军,此人名叫荀涛,字仲乾,来自颍川阴县豪门荀氏,其父荀导曾在郡守府任司马,荀涛为家中第五子。从不喜诗书礼乐,好舞枪弄棒,因此惹恼了家人,被勒令道京城求学,正巧遇到征召士兵便报名参军。这里是详细材料!”旁边一位校出列将所查信息报告并递上了竹简。

“嘶……”袁绍和曹操倒吸一口凉气,都知道赵玄秋负责情报事宜,但是报名才三不到就有如此缜密详细的情报,这个工作效率不得了啊。

“嗯!不错!”接过竹简,赵玄秋浏览了一眼,“提醒两点,家中父亲因何致仕要查明,来京去何处求学要搞清楚。”

“属下遵命!”校接过竹简退下了。

这时台上胜负已分,在太史慈连续不断地进攻下,荀涛终于还是计差一筹,被两拳击徒了圈外。

“承让!”见胜负已分,太史慈便收住了手脚,拱了拱手。

“多谢兄台手下留情!荀某佩服!”荀涛倒也没有气馁,同样拱了拱手。

“第一场东莱太史慈胜!”

“接下来是第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