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顾秀才就把所有的聘礼都采买完了,今天装箱时又把自己这些年得到的一些好东西装了几箱凑够了十二抬嫁妆,顾了一辆马车和四辆骡车才出的城。
顾秀才自己是有马车的,再雇一辆马车是给媒婆用的,后面四辆骡车上不仅都装满了聘礼,还用心的在每个聘礼箱笼上都系了红绸,看着喜庆极了。
这会他们这喜庆的一行队伍已经下了官道,向着牛头村的方向走去,所以顾秀才也不知道县城把他跟姜榆的事都传开了。
郭氏出城早,现在已经回到家有一会了。
这会拿着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擦擦,也没忘把在县城跟顾秀才的谈话过程给老头子说了一遍。
姜老汉没想到这老婆子办事竟然这么利索,今日就让人来家里下聘了,急道,“老婆子你快别擦了,家里每天都打扫哪有灰尘,你快去烧水,人家来了不得给人泡茶,哎呦!不行,茶叶家里倒是有,但也不能让人用咱吃饭的大碗喝茶吧!我记得山脚下阿榆家里有成套的茶盏,我得拿来去.....”
姜老汉嘀咕着,显然他比郭氏还激动,那可是秀才老爷啊,上门求娶他闺女,他不得好好招待。
郭氏拿着抹布,脑子里全是顾秀才抱着大海碗喝茶的场景。
嘶......画面不咋美观,还是老头子想的周到,得用茶盏,然后又想到什么,急走几步,在大门口喊道,“老头子,你路过老二家和里正家时别忘了给他们知会一声。”
“晓得了!”姜老汉回过头应了一声,但丝毫没影响他前进的步子。
姜老汉除了叫上了姜榆的二堂哥和里正,还知会了姜氏族长一声,其他的并没有宣扬。
姜老汉是想低调来着。
但顾秀才的阵仗怎么可能低调的了。
两辆马车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四辆骡车,这规模放在哪里都是很打眼的。
地里的麦子眼看着就熟了,村里在外打零工的也都回来了,没事都扎堆蹲在村里的土路两侧磕牙,远远就看到了顾秀才带领的这一车队。
村里人还以为这是去清平县的呢,都站起来想饱饱眼福,一人嘀咕道,“啧啧啧.....这几车东西得值一百两银子。”
“没见识了吧,你看最后边搭在外面的那匹布,那可是绸缎,镇上的大户周老爷的小妾就穿过,听说一匹要好几十两银子呢,所以这几车聘礼肯定不止一百两银子。”另外一人不赞成的道。
“唉.....你们快看,车队拐弯了,向咱村子里来了!”一个媳妇子跳脚喊起来,把她激动的不行,就跟东西是要送到她家似的......
很快车子来到了出口,顾秀才让人停了马车,挑帘问道,“各位乡亲,请问姜梧家要如何走。”
堵在村口的人都愣在那里,他们不是不礼貌故意不回答顾秀才的问题,而是都集体走神了。
他们在想,“不对啊,这阵仗一看不是提亲就是娶亲,去姜梧那小子家干嘛,姜榆不是都定亲了吗,这是什么情况。”
还是跟郭氏一向很说的来的王婆子先反应了过来,“阿梧家离村口不远,前面的那棵枣树看到了吧,枣树旁边就是阿梧的家。”
顾秀才一听马上就要到了,也就整理了一下衣袍下了马车。
还没忘给那王婆子行了个礼,“多谢大婶。”
村里有读书人,一看顾秀才这做派,就知道他也读过书。
有好事的刚想问顾秀才去姜梧家干嘛,后面马车里的王媒婆也下了马车,笑着道,“顾秀才,咱这是到地了!”
“嗯,就在前面,您先请!”
见秀才老爷对自己这么尊敬,王媒婆一改职业假笑,换成了真挚的笑容,向前走去。
他们这一代的习俗,提亲需得媒人先进门。
大家一听好家伙,这不仅是读书人,还是个有成就的读书人,人家都考中秀才了。
不行,必须得弄清楚秀才老爷来他们村干嘛。
所以顾秀才提亲的队伍后面跟了不少好事之人。
姜老汉和郭氏都换上了体面的衣服。
刚把茶水沏上,就听到了敲门声,“二叔二婶,我去....我去开门。”二堂哥姜竹,听到动静后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老两口和里正等人当然也不会在屋里等着,他们也迎了来。
顾秀才没有跨进门,而是在大门外行礼道,“晚辈顾辰安,今日特来姜家向二老提亲,望二老同意把姜氏阿榆嫁与晚辈。”
顾秀才这是最正规的提亲模式了。
村里人看的大气都不敢喘。
郭氏和姜老汉则感动坏了。
他们家宝贝闺女虽然和离了,但一样值得最好的。
老两口亲自把人迎了进去。
媒婆则说这吉利话。
后面跟着的人有顾秀才的小厮,已经指挥人往院子里抬聘礼了。
看着一箱箱聘礼抬进去,村民的眼睛都冒绿光了,“俺的娘哎,十二抬嫁妆!”
“可不是,这幸亏姜家盖了新宅,若是还窝在那老宅里,怕是嫁妆都放不下喽!”
村里人嘴上都没说什么,但这羡慕嫉妒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