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无师自通的大年(1 / 2)

接下来的时间姜榆也没闲着,今早的时候她特意买了些猪肉,趁有时间就让大年剁成馅,她想包些水饺给左邻右舍送去。

初来乍到,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 !

一早买的猪肉,七分肥,三分瘦,再加上她的独门秘方,只闻香味,就知道味道错不了!

榆记的左边是一家老字号的点心铺子,右边是靴帽铺子,两家的东家都是五十多岁的男人,所以姜榆是让大年和林梧送去的,每家都是满满一大盘,足有六十多个。

榆记的对面正好是一条小胡同,胡同两边分别是铁匠铺和布匹成衣铺。

铁匠铺也是让大年去送的,成衣铺的东家是一对年纪比她小些的夫妻,姜榆就自己端了盘子过去的。

县城的人都食三餐,现在的时间正好是做晚食的时候。

姜榆的到来,成衣铺的东家娘子很高兴,拉着她说了很多话,姜榆也了解到。这对夫妻是外乡人,男人姓高,这条街上的人都称高掌柜,女人姓白,平时在店里接待一下女客。

姜榆的情况这些邻居早就好奇了,看姜榆上门,说话也和气,白氏怎么会错过这个机会。

姜榆当然不会傻到,把自己的情况抖个底朝天,就捡能说的说了些......

“娘!我回来了。”

姜老汉去接的大暑,姜榆谢绝了白氏的茶,拿着空盘回店到自己店里。

榆记的生意三天后稳定了下来,每天要准备多少材料,心里也大概有了数,两个少年也没有了刚开始的慌张,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

姜老汉怕郭氏在家担心,看店铺稳定下来后就回了牛头村。

店铺的收益每天的幅度不大,姜榆有些坐不住了。

大年刚开业那天算的账其实不对,他只去除了买食材的成本,房租呢?人工呢?

天气会越来越冷,对生意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

虽说眼下这样,一家人的温饱不成问题,不知道比种地,打零工好的多少倍。

可姜榆是有目标的呀!

四十岁之前她要实现财富自由,提前过上富足的养老生活......这.....这收入肯定是不行的呀!

银子是立身之本,她还要努力!

所以开张没几天,榆记又推出了水饺,蒸饺,酸汤水饺。

每天累是累了些,看到钱匣子里越来越多的铜板时,姜榆觉得一切都值得。

进入十月后,姜榆怕棉花涨价,就在对面买了些棉花和布料,她家四口人,加上姜老汉一家三口,什么棉衣、棉裤、棉被、棉鞋,都算上,一共花了二两四钱银子,想着等姜老汉来的时候带回家。

活计做顺手后,空闲时间也比刚开始的时候多了,姜榆就留意到大暑最近有些不对劲。

原来多么活泼开朗的一男孩,这几天咋还蔫头耷脑的。

问了大年和姜梧后也没弄清楚原因。

等姜榆下晌从私塾把大暑接来,吃过晚饭后,姜榆问起了他在学堂的情况。

刚开始这孩子还吱吱扭扭的不肯说,被姜梧一个暴栗,“好好说话,别跟个娘们似的,扭扭捏捏。”

好吧!姜榆佩服......

“娘,小舅,大哥,我不想念书了!”

“啥!大暑啊,咱才念了半个多月的书,你咋还厌学了呢?”姜榆不明白,她觉得大暑都十岁了,应该不用哄着骗着去学堂了吧。

“娘,不是,我不是厌学,启蒙班都是五六岁的奶娃娃,我和他们在一起念书真的很别扭,再有,他们念几遍就能背下来的东西,我就是记不住,呜呜~~~娘,我实在是太笨了。”

看大暑哭了,姜榆赶快把他拉到自己怀里,哄道,“那个谁说我们大暑笨了,让他站出来比比,我家大暑才不笨呢,咱只是比他们去的晚,还没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真的吗娘?”

“当然了,娘从来都不骗人,不是这么一句话吗,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大暑的眼睛亮了亮。

姜榆继续把她上辈子听来的鸡汤,润色一遍,讲给他听。

并让大年把账本拿来。

大年一脸懵逼,不是在教育小弟吗,咋还突然要账本了呢?

账本拿来后姜榆没有接,而是示意大暑接过,“大暑,你也上了这大半个月的学堂,字虽不会写,工整与否,你总能看出来吧,现在就看看你大哥记的账。”

听到这,大年被气了个倒仰,“娘.....不带你这样的.....”

姜榆给他摆手,示意稍安勿躁——

大年记的账开业第三天姜榆就看了,她当时佩服的五体投地,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大年就知道把不会写的字画,记的有一句是这么写的,“X子两文钱一斤,九月二十四,X买五斤,共计十文钱。”

这是里面画X最少的一句,她勉强能看懂,其余X多的她都怀疑人生。

大暑看的奇怪,“娘,这种带符号的我还没学,不过大哥这字......”

他抬眼看了下自己的大哥,没敢把话说完。

“大暑,咱家啥情况你也看到了,我和你哥大字不认几个,你小舅就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