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序章(1 / 2)

巡天问道 妄语道人 1049 字 7个月前

这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卷。

这里的村庄不算大,民风淳朴,村民们勤劳的身影在田野中忙碌着,手中的镰刀舞动如歌,村庄里不光充斥着耕耘劳作声,偶尔还传出孩子们天真的嬉戏笑声。仿佛时间在这里慢悠悠地流淌。

青砖小路,花瓦老屋,更有小桥流水人家。

…...

…...

…...

在村庄中央,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树。

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它沉默而庄重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

总有那些顽皮小子们颇喜爱爬这棵老槐,下面的小伙伴们加油喝彩,不论每次屁股着地,身上布满乌青却屡次尝试,仿佛爬上树顶便会成为“孩子王”。

而徐长卿正是这些众多“挑战者”之一。

......

“长卿,你都爬一下午了,小凡被他娘喊回家吃饭去了,咱也该走了吧,今儿去我家吃,俺娘做的红烧肉!”树下一个黑瘦小娃喊道。

“噗通”!

从树上掉下来一个瘦小身影,小男孩拍了拍屁股,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惨不忍睹”小脸来。

满脸乌青,但有一双如黑宝石一般的乌黑大眼,炯炯有神。

白嫩小脸虽布满伤痕,小男孩却咧嘴傻笑,露出可爱的小虎牙和不知是换牙期掉落的,还是屡次攀登“高峰”失败所导致丢失的门牙。

本是张漂亮的小脸,但此时看来却是让人忍俊不禁。

“小吴,你咋还没走?”

“走,上俺家吃饭去”

小男孩傻笑着答应,提着不知摔成几半的屁股,拿起今天刚打到的鱼,被小伙伴的搀扶着漫步在夕阳的照应下,俩个娇小身形的影子却被拉的很长长………

......

......

......

也不知是摔得缘故还是怎样,小长卿坐在发小伙伴家里的饭桌上如坐针毡,但又十分乖巧,不主动夹筷,吃的很慢,嘴里也不发出任何声响,透漏着小心翼翼。

对面坐着的严父仿佛是看出了什么,便道

“不用太拘谨,又不是第一次来。”说着便给小男孩添了一块肉。

“嗯..嗯 好..伯父今天的鱼我已经给伯母了...”小男孩细细的品尝着嘴里的肉回答道

今年十岁的小长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今天来张三家吃一顿,明天去李四家蹭一顿。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的父母与家庭,这个小男孩就仿佛凭空出现在老愧村一样,连他家的小木屋也是,好似一夜之间矗立在村庄里。

村里的老一辈都常说多年前也没记得有谁造过这木屋,还有那些上了些年纪的阿姨婶婶偶尔会私下七嘴八舌的说道“这孩子是不是多年前刘寡妇留下的种……”

当然我们小长卿也不知道自己会被村里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

小小的长卿心里清楚,他与他人不同。

他没有烧的一手好菜的娘亲,没有勤劳又严格的爹爹,他只从那些在田野里劳作的叔叔们得知“要靠双手吃饭。”

所以小长卿明白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

距离老愧村不到五里地有条长河,河不算深,但鱼类众多。于是善于观察的小长卿发现,村里人颇爱吃鱼,尤其是那鲫鱼,在那条长河里倒是有很多。

小男孩便孤身来到河边,脱掉衣服,一个猛扎就跳入了河中,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之母中,学会了游泳,也摸到了鱼。

起初我们的小长卿是没有钱这个概念的。

他只知道用自己每天摸到的鱼能换来两顿饭就行,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吃野果,每天夜里饿的睡不着觉。

长卿也知每户家里不能每天每顿只都吃鱼,所以说徐长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村里人也觉这小孩可怜,也有好多好心人家留他在家晚上吃个便饭,不需要鱼不需要他做什么也没关系,小长卿却坚决拒绝。

就像热情的村里人有他善良想要照顾照顾可怜小娃儿的道理,而徐长卿也有他坚持“自食其力”的道理。

或有些天真可笑,可村里人是打心底喜爱这个“执拗”的小孩。

甚至有些新婚燕尔不久的小媳妇儿看着这个每天都在慢慢长大的小娃儿身上衣服越加不合身,也会帮其织一件合身的新衣。

......

......

......

在这么小小的村庄里,却有一座私塾。

这座私塾并不是很大,只有几间小屋组成。

私塾位于一片宽阔的田地旁边,周围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晨曦洒在私塾上,透过窗户洒进来的阳光映照着书案上的古籍和毛笔,伴着郎朗的读书声仿佛唤醒了沉睡的智慧。

徐长卿的玩伴小吴与小凡便也是在这座小私塾中读书。

每日放学会对着“忙碌”一天的长卿抱怨道:“不想读书”。说什么读书枯燥无味,不如你长卿日日下河爬树自在尔尔…….

在自己小伙伴的“洗脑”下,小长卿自是觉得读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