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确认市场底(1 / 2)

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让业绩优秀的企业优先上市,目前处于亏损或业绩下滑的IPO企业,严查上市流程,将公司口碑声誉纳入考核,申请阶段查出问题,也要担责。

对于主动撤回的企业,三年内不得再提交上市申请。

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积现金分红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减持公司股份。

对业绩造假、违规披露行为进行重罚。

赌场是有规矩的,但我们的股市没有规矩,这是一个有人可以看到别人牌的赌场。

金融市场的特点就是信息高度不对称,所以监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严格执行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信息透明,保护投资者。

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

将投资者的保证金比例由原来的100%,降低至80%,让投资者可以用更高比例的杠杆进行融资....

陈杰拿出来的这份文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把A股这个蓄水池的盖子打开,让更多的资金进来,然后把出水口把控严实,这样一来,池子里的水位,才会不断往上涨。

会议室里的许多人,在大致看完文件之后,都微微侧头,互相讨论起来。

降印花税是财政部的事、放水注资是央行的事,调整杠杆是银保监会的事,而陈杰提出来的这些要求,大部分都在证监会的职能范围内。

证监会完全不需要进行多部门协同,就可以单独敲定这些规则的修订。

于是,这个压力,又来到了尚福林这边。

他脸色凝重,有些骑虎难下。

陈杰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基本都是他们平时知道,但又不想触碰的,但现在既然在会议上被提出来了,他也不能完全无视。

否则,会议解散后,今天的内容肯定会流传出去,到时候,不仅是上面,就算是亿万股民,也会大骂他不作为。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中金公司的董事长李剑阁,率先开口道:“陈杰提出来的这几个问题,抓住的点还是比较稳的,直指市场漏洞啊。”

“像大股东的减持问题,这个问题就抓的很好,要不然的话就没完没了。”

“但这个问题,涉及到华夏资本市场的定性问题。”

“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考虑到华夏资本市场的方向,更不能把大股东减持,当成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我们有一千五百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除了四百多家国有的控股上市公司以外,其它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

“这种背景下,他们就是把上市公司和公司股东,作为两个主体,在减持的问题上截然分开了。”

“股市给了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一个动能,一个新的高度,但有许多大股东的心思,老是放在减持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做强做优”上面。”

“市场资金进入上市公司,大股东只有把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主体上,才能带动其他中小股东共赢。”

“IPO发行的高价,全都是几毛钱一股折成而来的,上市公司的IPO价格,经过三级放大(资产评估、溢价发行、挂牌交易),这三个过程使得大股东手里的股份,怎么减持都合适,几乎没有成本。”

“所以规范减持,确实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李剑阁的态度,就是中金的态度,他的发言让许多还在看风向的人,不再摇摆,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这场讨论中,多数人,还是赞同陈杰的几点提议的。

毕竟这对市场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修复性的长期利好。

没有人希望,在股市进行投资的时候,随时都要提防上市公司会不会暴雷、大股东会不会在股价高位,突然减持等等。

这些客观存在漏洞,对他们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嗯....”尚福林微微点头,表达了自己认同的态度,但又不着痕迹的将文件按在了手底,说道:“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因此,我们证监会后续也会将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制度的查漏补缺上面。”

“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监管,对于那些违规减持的行为,给予重罚!”

“具体细节,我们会在后续,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

“至于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的问题,我们也会和银监会、保监会的同事进一步沟通、探讨放大杠杆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尚福林对几个问题,逐一回应,口水都快说干了,陈杰才勉强点点头:“尚主席,感谢你这些年为A股所做的贡献,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我也不是咄咄逼人,非要挑监管的毛病。”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非常喜人,但也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脚步。”

“现在全球能称得上金融强国的,没有几个国家,都是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英、日、法、德等。”

“这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