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围城离职潮(2 / 3)

,发布了他们最终版本的病毒专杀工具,这股风潮才被揭过去。

“熊猫烧香”到了这个时候,才算被真正遏制住。

400多个变种,无一例外,都能被有效查杀。

底层代码和逻辑,已经被完全解析。

彻底堵死了“熊猫烧香”再次变种,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无穷大公司的数据安全中心,工作人员也没有闲着。

他们通过数据筛查,很快就发现,病毒的作者经常浏览卡卡社区反病毒论坛,随时关注外界的病毒查杀工具,以便更新病毒。

而卡卡社区有9万余名会员,病毒作者一定身在其中。

通过大数据分析,工作人员很快就将范围,锁定在了江城,一名叫做“李俊”的年轻人身上。

相关的证据,立即被提交到了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七日。

鄂省公安厅宣布,李俊及同伙八人已经落网。

纵观整个华夏互联网历史,这样的桉件也是首例,其代表的意义无需多说。

最后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李俊有期徒刑四年,其余的人最重的两年半,最轻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熊猫烧香”病毒的作者李俊,并不是网络传言中的天才少年,反而只是就读于一所普通技术学院的技校生。

因为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他在毕业后只能去电脑城、水泥厂打工,并且一干就是六年。

当然,在电脑城打工的他,并没有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反而通过网络自学,不断精进自己的计算机技术。

要知道,这个时期,哪怕你懂一点点简单的技术,在普通人眼里,也是牛逼哄哄的大神。

更别说拥有一定天赋和自学能力的李俊了。

机缘巧合下,使得他最终产生了编写一款强大电脑病毒的疯狂想法。

不得不说,他的误入歧途,令人唏嘘。

李俊在入狱后,计算机界也有不少杀毒软件公司的老总喊话,表示看好他的计算机天赋,等他出狱后,仍然愿意接纳他成为公司一员。

而一向对人才非常重视的无穷大公司,则出奇的没有进行任何回应。

因为在计算机部门的许多技术人员看来,搞破坏比搞建设容易多了。

单论能力,李俊未必比得过网络安全公司的普通技术人员。

厉害的病毒讲究隐藏和保护自己,熊猫烧香就是高调地破坏,没必要、没意义的破坏,他们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把李俊看成是怀才不遇的大神,反而觉得他是个有技术的流氓。

时间进入到四月。

天气也逐渐热了起来。

各个地区的春季校园招聘,也开始陆续结束。

这一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9万人。

不过这个时期的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是千万考生中遴选出来的英才,也是国家未来建设中的栋梁。

进入二十一世纪,改开的后劲开始爆发。

民营经济的活力,令人瞠目结舌,优质的岗位、行业机会层出不穷,完全能够消化几百万的毕业生。

这个阶段。

别说几百万的应届生数量了,就连整个经济市场,都像是一张填不饱的大口。

只要做生意,什么东西都好卖,什么东西都能卖光。

外贸、内需,持续的高增长。

下海经商、纵横职场,闯出一番事业,成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人生规划。

而对考公、进体制,这些铁饭碗的工作,则是兴致缺缺。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这个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环境下,只有没能力的人,才会选择职业生涯一眼就望到头的“体制”。

但凡有点能力的人,都应该出去闯一闯,而不是拿一辈子的死工资。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这种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

许多人深以为然。

就连那些已经进入“围城”的人,也有不少,在父母妻儿的埋怨下,咬牙辞职,投身商海之中,试图捞到第一桶金,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改开这些年,人们的职业偏好,也在潮起潮落地改变着,很难说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对不对。

不过,也不是谁的性格都适合经商的。

除开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有兜底保障的职业。

论起社会地位,科研工作者,应该是当下最具性价比的职业了。

然而,国内的研究机构,大多人际关系复杂,且待遇偏低,导致大学生们,投身科研的热情不高,就算有人,想要在某个领域深造,也多半会选择出国。

无穷大公司成立以来,大幅度拉高了科研人员的待遇,直接对标欧美。

学术委员会的存在,更是让那些“学阀”、“学霸”没有了滋生的土壤。

公司的六大实验室,早已是华夏最大的民间研究机构,各种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两百多个。

上到航天,下到农业,行业覆盖之广,难以述说。

光是“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