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未来的蓝图(1 / 2)

几大学科的负责人都来了,能够从实验室抽身的研究人员也来了,只有几个正在试验关键环节的科学家,暂时无法放下手头的工作,而没有参加。

上百号人聚集在无穷大公司中心大楼,第七十层的多功能会议室,团团围坐成了一圈。

他们都在讨论着老板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很快,他们就形成了统一意见,公司将展开一次大规模的协同研究。

至于具体项目重点,则是众说纷纭。

生物、化学部门,猜测会不会是和国际上的基因图谱破解有关系,从公司召集计算机、光电实验室等部门来看,很有可能是让他们给予生物化学方面的技术支持。

本来机械自动化,也是一个前沿学科,但陈伟东没有叫他们来,说明应该不是自动化机器人之类。

光电实验室则认为,有可能是人脸、图像识别的实用化攻关。

否则也不会需要计算机部门的大力配合。

毕竟现在智能手机开始普及,这些都是未来的趋势和研究方向。

除此之外,图像识别技术,对于国防、医学、地质勘探等多个学科,都具有现实意义。

陈伟东和林泽巨等人,步入会场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正争的面红耳赤,看到公司几位高层都进来了,才逐渐安静下来。

这间大型会议室,布置的很像联合国安理会的会场。

会议室中心凹陷,四周逐个阶梯抬升,会议桌一层一层,像是个同心圆,将中心的会场包围,中间有几条通道,供会议人员进出。

在最内层的一圈椭圆形会议桌,坐着几个学科的负责人,以及他们分支下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其他的参会人员,则是坐在他们后面,呈扇面形展开。

陈伟东从外层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和每一个研究人员握手,简单的说几句话。

这些研究人员,有许多人他都叫不上名字。

无穷大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太快了,研究员从最初的几个,到几百个,膨胀到现在的六千多,算得上是国内最大的私人研究机构。

他非常耐心的问着这些新加入的研究人员,什么时候加入的公司,主要负责什么方面的工作,感觉习不习惯,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改善。

虽然他的年纪是如此之轻,但他刚一走动,那些研究人员就争先恐后挤过来,想要和他握手。

陈伟东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而是一段传奇。

忙碌了好半天,陈伟东才来到会议室的中间,他没有急于坐下,而是摸了摸沙发软垫座椅,笑着说道:“公司大楼建成好久了,但我也不是每层都去过,这里我也是第一次来,想不到这里的设施,竟然比我的办公室强多了,早知道我就应该早点过来了。”

众人都发出善意的哄笑。

陈伟东何止没来过这里,就是无穷大公司园区的大部分地方,他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过几次,整个办公大楼九十九层,他没去过的地方还多着呢。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我请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会议,是希望和各位讨论一下,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

陈伟东就这样站在前方,环顾着四周,发言道:“当然,其实每个学科都同样重要,没有高低之分,但这是指纯科学领域。”

“在商业领域中,应用领域中,有些项目的关系重大,因此就实用性而言,相对来说会更强一些。”

他说的是实话,在座的研究人员也都明白,虽然有些学科感到很委屈,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就拿材料学科来说,它属于比较底层的研究项目,是那种投资花费大、短期收益小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都是直接为光电、计算机等部门提供支持。

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也同样如此。

通常人们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因此只看到了这些直接研究部门的成绩,而忽略了这些底层研究人员的努力。

很多产品,根本就没办法走出实验室,为大众提供服务。

所以,无穷大公司按照项目贡献度来进行奖励,让这些学科的研究人员都非常感激。

这表明公司肯定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辅助其他学科,默默工作的研究人员。

现在听到陈伟东表示,这是一项涉及到空间飞行器、热能动力学、机械科学的综合性项目,材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都显得异常的兴奋。

果然,公司终于要进入航天工业了吗?

去年他们就知道,公司在南山区的西面,大铲岛附近,修建了一个火箭发射基地。

而火箭的发射,就必然离不开他们材料学科的支持。

例如选择怎样的材料,才能让火箭燃烧室承受足够的高温,发动机壳体的厚壁高导热、烧蚀吸热材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项目。

陈伟东继续说道:“我会让光子电脑项目组,配合你们,组织一批研究员,就火箭的结构、功能、发射技术等,做基础理论整理。”

“只有等理论技术成熟了,才有可能进行实际的试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