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看见他这个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你们胆子这么大,敢从岛国人的手里,轻飘飘的弄走这么多设备,怎么见到我就紧张成这样了?”
之前陈杰他们说要去购买精密仪器,大家都没抱有太大的期望,可当计划逐渐浮出水面,所有知情者都被吓的不轻。
当时就有不少人强烈要求,必须立刻终止这个计划,否则一旦暴露,造成的后果他们也承受不起!
然而,等他们知道这些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经过再三考虑,他们最终还是决定配合完成这个计划。
因为这个计划风险虽然大,但利益也同样惊人。
更何况,当时所有环节已经被陈伟东他们打通,设备算是进了半个口袋,只差最后一步运回来。
如果它们临时终止,陈伟东他们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更会徒增暴露的风险。
虽然最后有惊无险,成功完成了这个计划,但所有人回想起这件事,都会心有余季。
这也让上面几位,态度变得非常复杂。
一方面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什么都敢干,这件事情虽然很冒险,可他们又偏偏滴水不漏的完成了。
你还不得不夸他们。
另一方面,又非常怕他们会骄傲,更怕他们下次还搞出这种事情来。
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
所以,这次他必须亲自来,就是要提醒陈杰他们,科技的进步没有捷径,不能总想着依靠这些歪门邪道。
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搞发展!
谈起这件事,陈杰自己也有些后怕,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用光了这辈子所有的运气。
但是当着老人的面,他又不好意思推脱,说全是陈伟东的主意,跟他无关?那这样就显得太没有担当了。
人家也不会信。
老人给他讲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还是留在内地发展吧,其它国家也未必好。”
“我知道,金融方面,可能我们没有别人那么开放,但现在正处于改革时期,很多规定,以后都会徐徐放开的,这需要你们共同完善。”
华夏的金融业,伴随着九十年代初期股市的开启,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期。
如果说这个时期,内地谁是最懂金融的人,那绝对非眼前这位老人莫属。
1993年春夏之交,金融混乱达到了顶点。
银行坏账更是层出不穷。
一个姓李的湖蓝人提出100万元,在银行透支1000万元,然后彷刻印章,制造了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苏三山”事件。
还有某个分行,将100亿美元交给了两个在纽约注册公司的骗子,一个叫沉太福的人,以24的年息集资10亿,自己贪了200万。
银行由上面垂直管理,一向是听话的好孩子,可是那年春夏,它们连续7次发文,结果全然无用。
1993年7月,他亲任总行长,命令下属行长们,在40天内收回计划外的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
“逾期收不回来,就要公布名单,仍然收不回来,就要严惩不贷!”
在这之后,所有银行里的电话交换台当即忙得不可开交,铃声响个不断,都是找自己的客户催着还钱的,和当初忙着往外借钱没什么两样。
营业厅里又排起长龙,不同的是,这一回男男女女都是往里面送钱的———不是储蓄就是还债。
也有来说情的,要求通融,把债务延期,可是它们这次一点都不讲情面,他们说:“我通融你,朱老板非把我砍了不成!”
在往后的几年,他又连续出手。
治理债券期货市场,稳定股市,取消双轨制,实现汇率并轨,rmb从此迈出了按市场定价的脚步。
出口业直接受益,外贸在当年也由赤字转为黑字。
也正是因为他的铁腕手段,加上掌控经济全局的卓越能力,最终他被那位画圈的老人看重。
力排众议下,四年跳三级,进入决策层。
陈杰张了张嘴,缓缓说道:“国内这个商业环境,太复杂了,我怕以我们的能力.....”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老人就郑重的说道:“这一点你不要担心,尽管大胆的去干!不会再有人敢打你们的主意,我们已经警告过他们,后续还会有一系列的文件出来。”
陈杰听他这么说,顿时喜出望外,又说道:“张书记说,私人是不能拥有实验室的,必须掌握在相关部门手里,这个您怎么看?”
它们千辛万苦搞回这么多设备,就是想自己研发一些东西,可现在突然被告知,实验室不能为了私人公司的利益,进行研发。
这让陈杰很是惆怅。
所有一切归于国有,这谁受得了?
老人笑了笑,说道:“那是以前,公私不分,确实造成了很大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立项,肯定私人企业的利益,这些设备都是你们买回来的,自然也应该由你们使用。”
经济特区,就是一块试验田,别人外国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我们怎么就不能搞?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