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明心见性,少林方丈的目的
解空小和尚亦步亦趋的跟在师父后面,走上天台宗法会当场,他的小脸绷的紧紧的,还有一丝忐忑不安。
说起来,在随师父出发的时候,他还是很兴奋的。
他出自禅宗少林,这些年他一直在寺里修行,常伴青灯古佛,从未独自踏足江湖,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奇。
毕竟哪个人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过鲜衣怒马,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就连小沙弥也是一样。
而小天师风头正盛,上次的龙虎山之行,双方还有过一面之缘,是他仰慕的对象。
这次能见到仰慕的对象,而且仰慕的对象还会在天台宗开水陆法会的时候闯山,有好戏可看,他焉能不兴奋,不期待?
这种期待,一直持续到先前捡到一颗人头为止。
在捧着那颗人头,与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对视的那一刻,他的心一下就沉重了,这也许并不是一场好戏。
而当他走上水陆法会之后的所见所闻,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片狼藉,崩塌的法台,碎裂的建筑,就连一个寺庙里最重要的大雄宝殿都塌了,金匾破碎,周围还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
这些尸体,除了几具是被打爆了头颅外,其他大多是在眉心处有一个血洞。
而诡异的是,在这些尸体的后面,还零零散散的站着些和尚,这些和尚都双眼紧闭,嘴里念诵着经文。
从他们那有些扭曲的面部表情,以及发颤的声音上,不难看出他们的惶恐。
这样的场景,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寺庙内,少有外出的小和尚而言,像是一把钝刀砸断骨头,粗暴地让人不敢直视。
解空小和尚打了一个寒噤,紧接着,他突然想起了师父手上那颗头颅的身份。
那是天台宗的方丈枯荣大师,他们曾有过一面之缘,是在一次少林主持的法会上。
当时他负责给外寺的僧人端茶倒水,这个这个老和尚非常的和蔼,还夸赞他有慧根呢,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难怪先前会觉得眼熟……他心里有点堵得慌。
都是小天师做的吗……他朝着张之维看过去,从张之维的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种纯粹到极致的杀意,让他莫名有一种滔滔血浪朝他打来的感觉。
他心里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走到师父身边,紧紧挨着。
恒林大师注意到解空的行为,淡淡说道:「解空啊,之前让你随我同来,你听闻小天师要到场,不是很兴奋吗?」
「你还说小天师是你所崇敬之人,以后定要以他为榜样,怎麽现在见了,却是畏之如虎,之前说的那些,难不成是叶公好龙?」
解空小和尚沉默片刻,道:「方丈,我之前,确实很崇敬小天师,想成为他一样的人,但现在,我虽然依旧很崇敬他,但却没那麽想像他一样了,我……」
他似乎觉得有点丢脸,结结巴巴道:「我有点害怕!」
「怕是好事,认的清自己,更是好事,这不丢脸,这是有慧根的体现,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的人,才能明本心,见那不生不灭的本性。」恒林大师笑道。
「慧根,明本心,见不生不灭之本性……」解空小和尚喃喃自语着。
解空小和尚出自少林,少林寺禅宗的祖庭。
说起禅宗,它在佛门八宗里,绝对算得上最特殊的一个。
其他和尚,包括三论宗出身的吴曼,都对各种佛教经典深信不疑,奉为真理,张口佛说,闭口佛理,辨起佛经来,能说个七天七夜。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宗是通过佛经来修行佛理,这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前期,他们的进步会很快,但达到某些境地之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障」。
就是你所学的,和你亲身体会到的并不相同,知行不合一,自身难自洽。
这种「障」难以穿过去,就算优秀如吴曼也是一样。
但禅宗不一样,禅宗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要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
他们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
简而言之,他学佛经只是辅助,这些书上的佛和理,都只是参考,只有自己心里的佛才是真的。
佛经上让你吃斋念佛,但你的本心让你喝酒吃肉,那喝酒吃肉就是你的佛理,佛经上的东西,只是一个拐杖,让你更好的喝酒吃肉。
这种理念,让禅宗出现了一些与世俗形象差别很大,让人难以理解的高僧。
譬如有些痴情和尚,发自本心的喜欢某一女子,佛门的规矩就对他不适用了,那女子就是他要悟的禅。
而有些和尚,发自本心的想吃肉喝酒,那吃肉喝酒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参禅修行,一代圣僧济公便是如此。
又譬如解空小和尚后来的徒弟,临时工「大慈大悲」肖自在。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人,他爱杀人,但心里却又想当一个好人,所以他很拧巴,把自己憋成了一个「病人」。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他没有开悟,没有明见本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看不穿,望不破,放不下,这就是执着,是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