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朕又不是土匪(1 / 4)

宝庆七年十二月初。

赵与芮从皇城北门出来,出来后往右进御街。

这是贯穿整个临安南北的大街(后世有部分叫中山路),此时全长五六十里。

门外站四个护卫,加牛宝和胡松,门口有马车和五匹马等着。

另新成立的商税部尚书葛洪也马车边等赵与芮。

赵与芮叫上葛洪,一起上了马车,牛宝和护卫们上马,胡松在前面驾驭马车,开始沿着御街往北而去,马车比较慢,基本行人步行也能跟上。

而在赵与芮起身之前和起身之后,一些百姓打扮的锦衣卫、皇城司人员已经散布在四处,慢慢尾随马车。

赵与芮以前出来时不会带这么多人,但最近他自己背信弃义,先借道蒙古,又联金干蒙古,然后再连蒙古和金一起干,虽然他很爽,但还是有些心虚。

毕竟从今天开始,赵与芮不能再装逼了,他要光明正大的和窝阔台争天下。

眼前这個繁华世界和亿兆子民的归属,靠装逼卖怂是不行的,最终还得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坐在温暖的马车里,赵与芮不时掀起帘子,查看外面。

这是他自从数年前进入临安后,第二次好好打量。

第一次是刚当沂王的时候。

如今是当了六七年皇帝的时候。

六七年时间不长,却也改变了很多。

临安城在嘉定年间进入巅峰,仅中间和御街就长达几十里,在赵与芮当皇帝后统计的全国人口,大临安在宝庆五年时为两百五十万。

其中城区占地65平方里,有一百多万人,郊区180平方公里,有150万居地,南宋官方统计时折合成户数,城乡合计约46万户。

嘉定年全国统计总户数为1267户,人口七千多万。

赵与芮上台后感觉不止,因为南宋官方统计人口时,有性别年龄岐视。

“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

南宋运行丁籍制度,主要是为了征役和催税,所以对象都是能服役的交税的成年男子。

上面这句话里,六十岁的老者可能也在统计之列,但小孩子和女人是不统计的。

网上也有反对这种说法的,但在金国夺取北方,和蒙古征服南宋之后的人口统计来看,确实有局部的大量增加,所以南宋不统计女性的可能性是很大。

除此之外,南宋的官员,勋贵,军队等,包括红楼的女子,富人家中的女婢等,这都是确定不在统计之列。

于是赵与芮在宝庆四年下令重新统计,无论男人女人婴幼儿,无论什么职业,都得统计。

到宝庆五年末,全国重新统计总户数为1428万户,总人口是一亿一千八百多万。

这其中还得益于他收回了山东,防住了四川,国内数年没有战争,安稳发展,终于让人口破亿。

而临安城在赵与芮当皇帝的这几年,建设也越来越好,但是赵与芮也深深感受到当权者的艰难。

不当皇帝不知道,当了皇帝后就发现,仅临安城里上百万人每天消耗的物资供给就是个大难题。

其中临安城全城普通居民每天吃掉的粮食就达一万石以上。

在赵与芮当皇帝之前,历代南宋皇帝们,都得从周边的苏、湖、常、秀四州,甚至还有从淮南、江西、荆湖、两广等地调运,整个国家都在为了临安城的基本生活而疯狂运转着。

临安城没这么多米吗?

当然不是。

临安城外一百五十万百姓,粮田以数百万亩计,每年也产出巨量的粮食。

但之前大部份集中在地主和官员手上,这个时代的地主和官员们还特别喜欢屯粮。

这不但导致粮价虚高,很多普通百姓还吃不起。

赵与芮刚到临安当沂王时,临安城的米价一石两贯多。

当皇帝后,他陆续改革,降到一石两贯,然后一贯多。

等到他全力打击地主,改革粮税,以粮田多少来征税,逼大量官员和地主卖田,终于迫使部分的田地到了百姓手中。

接着赵与芮又降低农业税,很多田少的老百姓都不需要交税,或只交很少的税,百姓够吃了,就不用去米铺买粮。

到宝庆七年时,市场上的粮食已经变成供大于求,地主们再屯粮也没有任何意义。

前天赵与芮召集内阁成员议事,户部尚书说现在临安米价已经降到一石一贯,两浙那边都降到一贯以下了,算是南宋历史较低的水平。

但这还不是最低的,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不但是两宋粮价最低的一年,而且是整个封建王朝粮价最低的一年。

低到什么地步?

当年十月,京西、京东、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九路粮田大丰收,市面上每斗米为七到八文。

也就是说每石米仅要七十到八十文,这个米价别说以前各代王朝,以后估计各王朝也不会有了。

赵与芮现在就想再努力努力,把粮价继续压下去,不说压到七八百文一石,至少也压到北宋中期三百文一石的水平。

这样话他的大宋财政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别看他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