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不给蒙古人留一粒米,一滴水(1 / 3)

西夏缺钱又缺铜,当年和北宋打仗,迫使北宋求和,北宋每年以“岁赐”的名义向西夏进贡银七万二千两,折算成铜钱大概是二十五万贯,绢帛十五万匹,茶叶十三万斤,这些都是西夏急缺的,西夏国内几乎一直都在用两宋的铜钱和铁钱,自己造的很少,而且他自己造的钱,出了西夏就不被承认。

但宋钱到蒙古,金,大理,甚至日本,高丽和南洋等地,到处都能用。

于是在今年六月,大宋与西夏签定了新的盟约,共抗蒙古,通商共利。

因为张公辅七策里第二条就是‘坚盟信以纾国难’,所以李德旺这次打算坚守盟约。

两国盟约规定,西夏每年交易大宋两万匹战马。

大宋每年给西夏铜铁钱各二十万贯。

白糖十万斤,茶叶三万斤,绢帛一万匹。

此时好的西马大概五十贯以上一匹,西夏两万战马,价值一百万到一百三十万贯之间。

大宋给的物货,按市场价还略高,实际价值肯定远远不如战马,双方都比较满意。

因张公辅七策中第六策为‘崇节俭以裕军储’,所以李德旺对茶叶和绢帛要求都降低,除了少量赐给勋贵和王室自用,其余的包括现在最受欢迎的白糖,都拿来在市场上卖,以筹措军资。

不得不说,李德旺这个西夏皇帝也算是和完颜守绪一样,拼了命的想反抗蒙古。

西夏是此时三国中最大的产马地,年均保有战马达五十万匹。

其辅郡西凉府“善水草,益畜牧“,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誉.以“凉州“为代表的河西右厢地区是西夏最大的官营马场,即使到了现在西夏末期,年产优质战马近六万匹。

此次高智耀奉命运送第一批优质战马五千匹,前往金国境内交易,双方约定在狄道县中。

当时高智耀还很纳闷。

因为此时临兆府属金国境内,狄道县更是金国临兆府府治所在。

他想不明白,为啥金人能同意宋人在在此交易。

等他到了兰州之后,高智耀简直目瞪口呆。

一路过来,几乎看不到有什么人烟,往往几十里才能看到一些零散的百姓。

高智耀一直在西凉管理马政,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连忙招来当地一个百姓,一问之下才知道,前段时间宋人和金国打了一仗,然后好像宋人占了这里,正到处迁民往宋境去。

高智耀愣了下,宋人几时也会干这事?

自从北宋和西夏辽国以及后来的金国打仗以来,宋人很少以官方名义迁移百姓。

反而是这些游牧民族最喜欢打进来后干这事。

现在宋人新皇帝居然懂得迁移百姓,这让高智耀很稀奇。

但随着他马队的深入,高智耀越来越震惊。

狄道县距离宋境较近,距离西夏较远,之所以他们愿意送过来,因为他们全是马。

身为临洮府府治所在,狄道县原本有数万户百姓,是金国西路最繁华的一個县,来往西夏和金国的商人,包括宋国商人都会在这经过。

可等高智耀进入狄道县内,沿路看不到一点生气,也没有看到有一个活人。

整个狄道县内静悄悄的,路上连条狗都看不到。

要不是知道宋人以天朝上国仁义自居,他都怀疑,这边的人全被宋人屠了。

“高大人,这不对劲啊,一路过来都看不到人?宋人会不会使诈?”身边这时有亲随过来,小心的问道。

高智耀沉声道:“应该不会,两国已经正式签定了盟约,他们以后还要不要战马了?”

那人犹豫了下,咬牙道:“卖战马与宋,不是强敌而弱我?”

高智耀立刻道:“蒙古现在才是咱们的敌人。”

他抬头看了眼四周的密密麻麻的马队,苦笑道:“若不趁现在和宋人换些钱物,难道等将来在战场上被蒙古人白白夺去?”

随从无语,低头不再说什么。

“报”就在这时,前面有哨骑回来:“狄道县城门大开,好多骡车在城外,宋人在等我们。”

“好,快马加鞭。”高智耀大喜,奋力扬鞭。

等他们的马队来到城外,果然看到好多马车停在城外,并且从城外一直排到城内。

对面也是个青年,看起来和他年纪差不多,二十岁左右,自称姓孟,正是孟珙的九弟孟瑛。

双方当面交易,相互点货。

孟瑛带着两个中年人,专门看马,一会看看马齿,一会看看马腿,看的非常仔细。

高智耀则直接走进城内,一进去又是倒吸口冷气。

狄道县县城内破败不堪,还有很多百姓正在拆卸沿街店铺和房子。

看宋人这架势,似乎要把整个狄道县给拆成废墟不成?

他急忙找到孟瑛:“你们这是干嘛?”

孟瑛道:“不给蒙古人留一块砖,一块木,一块布,一粒米,一滴水。”

“。。”高智耀。

“木布在冬天可以起火取暖,砖房可以御寒,避雨,高大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去你娘的哦,高智耀心中大骂宋人变太,这要蒙古大军来了临兆府,想找个地方歇歇脚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