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恢复,国家的经济也在慢慢地恢复。
顾明华和宁芝,一直都在准备着高考的事情。
而顾宁宁,白天就到处出去玩,晚上的时候,就会陪着爸爸妈妈一起复习读书。
偶尔的,也会跟着爷爷一起出去。
最近爷爷的事情似乎也多了起来。
在跟着爷爷出去的时候,顾宁宁隐约知道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国内又有战争爆发了。
至于是什么战争,顾宁宁知道的不多。
她努力地回想着书里的描写,还好,这本书的主角是顾华,书里的他并没有被强制退伍,而是去了西南。
对了,西南爆发了一场战争呢。
她记得好像是77年还是78年来着,努力地回想,又记不得具体的时间了。
只知道那次西南的战争,打得很激烈的,当时去的战士很多,很多都死在了战场上。
倒也不是打不过,而是被阴的。
书里还曾经描写过,顾华所在的那个部队,也差一点就陷入了危难中,但谁让顾华是主角呢?
书中的主角,又怎么可能会出现危机呢?只可能会带着胜利的曙光。
顾宁宁虽然不知道战争的具体时间,但不妨碍她关心自己的爷爷。
她想,爷爷应该会参加那个战争吧?
书里的爷爷并没有参加,因为当时爷爷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了顾华。也是因为顾华是书中的主角,怎么可能会让爷爷抢了这样的功劳。
但如今却不一样。
虽然依然是书里的世界,但很多事情却又不一样了。很多人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
就比如顾华,就没有像书中的描写那样的,并没有那一身的大气运,连工作都丢了。
又比如她们一家,她和妈妈也没有死在那一场难产中,爸爸更是没有因为她和妈妈的死心而心灰意冷。
再比如爷爷,因为她一家的回来,人生也发生了不一样的改变。
爷爷提前接回了爸爸,也因为范家的人与事,解决了那几个特务,也因为这事,而对顾华产生了怀疑,提前就把顾华从家里请了出去。
顾宁宁还记得,这段时间顾华一直有来顾家,想回顾家,不过爷爷都没有多理睬。
但是顾宁宁一直觉得,顾华不会就这样放弃的。
别人不了解顾华,看过整本书的顾宁宁又怎么可能会不了解呢?
她总觉得顾华肯定有什么想法,到时候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回顾家来。
顾宁宁还因为这事,问过顾长鸣,他告诉她,不用为这样的事情担心。
家里有爷爷呢。
是啊,家里有爷爷啊。
有爷爷在,顾华就算再有什么心思,那都不可能实现的。
西南的战争并没有迎来爆发,但是却迎来了高考的日子。
顾明华和宁芝的户口,早就已经迁到了北京,所以他们想要考试,自然是在北京进行。
就在报名那天,顾明华和宁芝却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就连顾宁宁都好奇地望向了这个人。
这次报名,顾宁宁是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过来的,这不就撞上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了顾华。
顾华不是已经参加过高考,上过军内大学吗?
怎么又会出现在高考报名的现场啊?
顾宁宁心里有一种预告,这顾华不会也要参加这次的高考吧?
又想起来,好像书里也确实有提过这事。
当时顾华也想要参加的,虽然他上过军校,但当时上的时候,是被推荐的大学,并不是自己考上去的。
推荐的大学和自己考的不一样,本质上的不一样。推荐上的大学,没有自己考的大学那么的硬,特别是在后来,推荐上的大学文凭,最后都被很多用人单位给嫌弃了。
顾华当时就是又参加了一次高考。
那是书中的作者给顾华的一次机会,而且考得还特别好。
对了,顾宁宁记得,西南的那次战争,好像就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才爆发的,但具体是第一次高考之后爆发的,还是在第二次高考之后爆发的,顾宁宁就想不起来了。
顾宁宁冷冷地望着顾华。
她很怀疑,以顾华的能力,真的能考上大学吗?
如果考不上,那他后来上的大学又怎么一回事?
顾华也看到了顾明华一家,他就像没事人一样地上前跟他们打招呼:“明华也来了啊?你也参加高考?”
顾明华并没有理他。
顾华却笑,对着旁边的人道:“这是我弟弟。”
旁边人道:“顾华你不是独生子吗?哪里来的弟弟?”
顾华只是笑笑,笑容里有苦涩。
“我爸刚认回来的。”
顾华的朋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圈子里的,很多并不知道顾家的那些纠纷,有人为他报不平:“他就是你爸的私生子?”
“私生子”三个字说得很轻,却又咬牙切齿。
顾华却只是摇头:“他是我爸的儿子,什么私生子,别乱说。”
但是他的朋友却都懂了,都在替他报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