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以工代赈(1 / 2)

薛长史问完,才觉得自己真是猪脑子。

王妃定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才会说朝廷的解决办法是下下之策,只治标不治本。

见薛长史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眼露期待,盛玉萱斟酌一二,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薛长史越听越激动,面上忍不住露出钦佩之色,拱手赞道:“王妃真乃女中诸葛也,这法子既能妥善安置那些流民,又帮朝廷减轻了赈灾款项的负担,还能帮上朝廷的大忙,简直是一举三得呀!”

盛玉萱闻言,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她虽有郡主封号,赐封地,可是却并不参政,因此对朝政知之甚少。

也是偶然奇思妙想,才有了这么一个帮朝廷赈灾的法子,又担心这法子有什么不妥当,所以才先找了薛长史商议。

见他对这法子大为赞赏,盛玉萱便越发觉得可行了。

“依薛长史之见,此法既可行的话,那我入宫将此法献于陛下,如何?”

“王妃大善!”薛长史垂眸拱手,冲盛玉萱行了一礼,显然十分赞同她此举。

薛长史此时心里无比庆幸,晋王殿下娶了盛玉萱为妃,心里对她再无半点轻视之意。

一旦盛玉萱入宫将赈灾之策献于嘉和帝,夫妻一体,这笔功劳也会记在晋王殿下的头上,是他们晋王府的荣耀。

盛玉萱当下也没有多耽搁,沐浴更衣后,便乘车驾入宫。

嘉和帝近日头大的很,北境战事未平,流民又涌入京城需要安置赈灾,其他六部的琐事更是繁多。

因此他最近的心情很不好,御前伺候的个个都小心谨慎,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听闻晋王妃求见,嘉和帝将头从摞的老高的奏折中抬起来,皱着眉头道:“让她进来。”

自从夏子晋领兵出征后,盛玉萱几乎都呆在火药作坊里,为前线制造一批又一批的火药。

嘉和帝昨日才收到前线的战报,大军已夺回嘉山岭,这一战中威力巨大的火药居功至伟,让我军的伤亡都降到从前的一成。

想到火药是出自盛玉萱之手,嘉和帝在心里给她记了一功,本打算等到大军凯旋之日,再一起论功行赏。

眼下得知盛玉萱入宫求见,嘉和帝不禁心中疑惑,暗道她不在火药作坊,来见自己所为何事?

夏子晋出征北境,不在京中,盛玉萱又屡立奇功,嘉和帝难免存了几分照拂这个儿媳之意。

心道若她进宫是有难事来求自己,那他怎么着都要管的。

嘉和帝想七想八的这么会儿功夫,盛玉萱已经进了大殿,行礼跪拜。

“起来说话。”嘉和帝抬了抬手,示意盛玉萱平身。

“谢父皇。”盛玉萱叩谢,起身后才继续道:“儿媳入宫面见父皇,是有安置流民之策,想要献于父皇。”

嘉和帝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

近日为了如何安置流民,嘉和帝愁的都掉头发,朝堂上议来议去,也没有新点子,都是往年赈灾救灾的老办法。

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朝廷总不能就这么拖着不出举措,继续议下去,所以最后只能用以前的老办法,开仓施粥。

这道圣旨一颁布下去,嘉和帝都可以想象到好不容易因为尿素方子而满了些的粮仓,很快就会空了。

可是他身为天下之主,大华朝的黎民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他不能因为国库捉襟见肘,就不管那些黎民百姓的死活。

在这个当口上,盛玉萱突然入宫进献赈灾之策,岂能让人不激动?

“你可是有更好的法子?”

盛玉萱点点头,道:“儿媳想到一个法子,以工代赈。”

嘉和帝坐直了身子,“何为以工代赈?”

盛玉萱解释道:“朝廷开仓施粥,不知这粥要施到何时,国库的负担极重不说,也容易让那些流民生出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不知自己想法子自救,只等着朝廷的救济,此法不可行,此风不宜长。”

“所谓以工代赈,就是让这些流民以做工来换取米粮,朝廷每年都要征人架桥修路筑堤,修葺宫殿园林,征用的这些人都是要付工钱的,倒不如让这些流民来做,换取一日三餐,算起来,也能帮朝廷省下一大笔开支呢!”

眼下这些流民就是廉价劳动力,只要给口吃的,多的是人愿意干,这般双赢的局面,不比再费银钱征人做工要好?

“除了朝廷以外,其他达官贵人家里,想必也都需要人手做工。只需负担一日三餐,就能得个人做事,若不是因为流民眼下困顿,这般好事上哪儿找去?要知道每家每户的丫环小厮,除了吃喝穿戴,每个月还要发月例银子呢。”

“若是父皇允许,我晋王府愿帮朝廷解决两百流民的负担,父皇也知儿媳手里有不少铺子作坊,山地良田,原本正发愁明年要招人干活呢,这些流民若是愿意受雇于晋王府,那可真是帮了儿媳大忙了……”

嘉和帝越听心情越激荡,听到最后,简直要拍案叫绝了!

他盯着盛玉萱看了半晌,才道:“你这丫头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竟能想出这种绝妙的主意?好,好,简直是太好了!”

自从夏子晋执意要娶盛玉萱,嘉和帝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