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海康县第一讼师(2 / 2)

他呀就是这死性子,凡事都爱为大家强出头,这些年落到他自己腰包里的银子没几两,倒是养活了手底下不少渔户,老朽就是受不了他那脾气,宁可带这一家人在山中打猎为生,也不愿和他臭味相投,如今惹上人命官司,也没人去在意他的死活。”

哪知,他话音刚落,屋子外面就响起了妇人的啼哭声:

“姐夫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家那口子和乡亲们,这次若不是靠着乡邻们的帮衬遮掩,奴家和闫芳还有闫明早就被县尉府的人带了去,哪里能安然无恙的逃到山里来,而且奴家出来前也有人说了,闫明是被人藏了起来,没有性命危险。”

孙柳氏哭哭啼啼的径直到了堂屋,一边抹泪一边继续哭诉道:“乡邻们还是有良心的,他们也尽力在帮孩子她爹洗脱冤屈呀。”

见着走进来的孙柳氏母女,楚南栀先是定睛打量了一眼,想着自己总结出来的思路,目视着马德福坦然说道:

“这桩案子要说疑点颇多,海康县的县丞既然已经答应帮忙争取官引,那令妹夫犯不着再谋人性命,除非是另有隐情,否则找个诉讼的状师一辩就能见分晓。”

孙柳氏哽咽着道:“楚娘子有所不知,我们县里那些讼师哪里辩得过县里的主簿大人,乡邻们也是凑银子替奴家请了位县里颇有名望的讼师,可到了县衙三言两语就被主簿大人辩得哑口无言,硬生生的给孩子她爹定了罪。”

“的确是如此呀。”

马德福挑了挑眉,也是一脸无奈:“海康县县衙主簿谭邈素有‘铁嘴铜牙’的美誉,乃此县第一讼师,即便是县中上下所有讼师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说得过他,更何况又是证据凿凿的。”

对于讼师在古代案件中的重要性,楚南栀是十分了解的,有的时候仅凭着一张利嘴就能左右案件的胜败输赢,自己先前替胡茂锡查办的案子无一不是靠着巧言善辩先令人臣服,之后再去争取机会寻找铁证服人。

只是并非人人都能如她所想,靠着犀利的说辞去力挽狂澜,也有不少黑心的讼师只为一己私利去草菅人命的。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默默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