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汉景帝(上)(2 / 3)

“快速平定”!

景帝君臣顺序抓住了关键词,心里松了一口气。

本来嘛,他们最怕的就是叛军声势浩大,真把东边祸祸的乱七八糟。更怕他们会突袭荥阳,打开通往关中的大门。现在这样一听,似乎放心一点了。

但晁错该杀还是得杀!

【上一期讲汉文帝时对各位诸侯王的策略,大多集中点文帝早年。其实到了晚年,文帝还针对性的做了一番调整。】

【首先就是齐国。

齐国从汉初到文景时期的发展变化,那真是闻着伤心听者流泪,是个纯纯的大冤种。但谁让你是占据了七郡七十三县、且基本都是富庶之地的天下第一藩呢?所以不论是哪

个掌权者上台,都不放心,都得打压一番。

汉文帝继位后,先是把齐国分成三份,就是把城阳郡和济北郡分给刘襄的两个弟弟,也是诛吕功臣刘章、刘兴居。结果没过多久,刘襄、刘章离奇病故,刘兴居造反被诛。

整个齐国群龙无首,刘恒很高兴,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他把齐国的七个郡拆分成了七块,除了城阳郡是由刘章的儿子刘喜继承,其他六个都给了刘肥的其余儿子们,也就是刘襄他们的弟弟。】

【而前面说过的淮南王刘长,他儿戏般的谋反,最后绝食而死之后,因为留下的三个儿子还小,所以汉文帝就让朝廷暂时托管了淮南国,没好意思一口直接吞下。

结果过了段时间,民间渐渐流传开一首歌谣。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一尺见方的布破,还可以用线缝起来;一斗粟谷,还可把谷壳捣碎见其纯洁的果实。而富有天下的皇帝与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却是水火不相容,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这是如此奇怪。】

【实话实说,这首歌谣在up看来和戚夫人唱的那什么舂米歌差不多吧。区别在于,戚夫人还活着,而刘长以及死了。还有最重要的,吕后刚掌握朝政,正是需要杀人立威的阶段,且她本来就是个强势刚毅之人。可刘恒那多爱惜自己的羽毛啊,想杀自己的舅舅还得耍手段让舅舅去自尽。

所以刘恒听了这首歌谣大惊失色,同时也明白。从战国开始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国分裂,民心弥合不是十年八年,甚至不是几十年内能彻底完成的事情。当时生活在诸侯国地盘的人们,比起“大汉国人”,更认可各自的诸侯国,一如战国时期。

所以汉文帝决定徐徐图之,不去强扭瓜田。

他先把刘长的三个儿子封为列侯,等他们成年后,又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让这三个儿子继承一块地盘去当诸侯王。】

刘邦现在对于他的子孙后代互相残害已经心里免疫,早就想通了。

反正只要这天下还是他老刘家的就行。

而从皇帝角度来看,这样温水煮青蛙的削藩方法,更是巧妙,似乎比他常年奔波去平叛还要高明。

心里对刘恒的评价更上一层。

【而离长安最近的四个诸侯国:代国、赵国、梁国、淮阳国,那肯定要留给自己人的。

赵王是前前前任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因为汉文帝给他爹刘友平反了,所以刘遂这个侄子在当时是比较感恩戴德没有威胁的。

而梁国和代国,则都是景帝刘启的兄弟,尤其是梁王,是他同父同母的弟弟、窦太后最爱的小儿子刘武。剩下一个淮阳国,刘启则是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余。】

【说完这六个,其他一圈的都是更外围的诸侯国了。

硕果仅存的长沙国吴家也没有苟到最后。到了第五代时,长沙王死了没有子嗣,封国被除,地盘由朝廷暂时接管。

北边的燕国是改封后的

远亲刘泽,他死后有他继承。

还有两个,就是今天的两个最要人物,吴国和楚国了。】

之前早听说他侄子刘濞这小子要造反,他心里就暗暗记上了。怎么楚国也会造反啊?

他这个弟弟和侄子都是老实人诶。

【先说楚国。

第一代楚王自然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韩信被废后,刘邦把这块地盘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刘交。

顺便说一句,这个刘交虽然籍籍无名,但是他有个“气吞万里如虎”的后代——没错,就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刘寄奴。

老刘家的基因真是让人眼馋呐。】

还有高手?!

这个刘裕刘寄奴,不知道是多少代的后人了……

还是乃公一家的种优秀!

【刘交和他后来继位的儿子刘郢客都是个地道的文人,父子两代兢兢业业的经营封地,替老刘家管理玉牒宗谱。但是到了第三代刘戊这里就不一样了。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

汉景帝二年,薄太皇太后去世,天下诉缟给这位老太后服丧。刘戊作为刘家子孙,更是要遵守周礼丧仪才行。

但是刘戊吧,他耐不住寂寞,而且装都不装的。经常饮酒作乐,还被人发现了,一下就状告到景帝那里。

汉景帝正看这些诸侯王不顺眼呢,这不是想吃冰下雹子嘛,所以装模作样的在朝堂上演了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