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大事初定(3 / 3)

是唐刀知道,这个特权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考验。

唯有将飞机制造厂安置在那里,至少一个正规步兵团的守卫兵力才可以名正言顺的进驻该县,负责保卫该县域安全的同时,恐怕也有将某人家人做质子之意。

实在是唐某人麾下的四行团太强了,竟然重炮都有,而唐某人又是个典型的刺头儿,能违军令两次,自然就会有第三次,那位如果不拿点唐团座的小辫子,如何能睡得安稳?

唐刀相信,就算他装作不知道,随便在川省选个山沟沟,最终的结果这个飞机制造厂也会落在他的家乡所在,既是如此,那索性光棍一点儿。

唐刀的选择果然让那位很满意,专门着军政部给唐刀批了10天的探亲假,准他回家看望父母并顺便在家乡为制造厂选址。

两个备用机场则纯粹是意外之喜,做为米国陆军远东司令部的参谋长,史迪威也玩起了未雨绸缪。

假如有一天米国对日本宣战,中国必成盟国,那物资运输以及大型轰炸机停放就成必然,但就中国目前现有的小飞机场,根本无法供大型飞机起降。

等到开战时再建,黄花菜都凉了,不如现在就开始建设。

米国陆军出钱,中国出人,在川省境内兴建两座大型机场的建议那位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拥有了两座机场,那是代表着米国的大腿越抱越紧了。

只是,史迪威对那位提出一个要求,米国军方从施工到建成使用,拥有最高管理权限,两座机场都不得隶属于中国军方。

这种近乎无理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不能忍,但那位不愧是政治家,短暂思考后竟然答应了,只是要求在战争胜利后,米国军方需要将这两座机场移交给中国。

“亲爱的唐,我不明白你为何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并不像我了解的你。”史迪威在唐刀郑重向其提出这个请求后,其实是颇为不解的。

“史迪威将军,您虽然在我的祖国待了数年时光,但您依然对我国的那些官员缺乏足够了解,在金钱这个魔鬼面前,他们会选择忘却人性。”唐刀叹了口气道。

建设机场对于任何时代来说都是大工程,而对于现在的中国,建设机场更是困难,投入的人力可不是什么几千几万,而会是高达数十万。

历史记载,1939年年初,国府令川省政府第一次扩建新津机场,征集新津、灌县、温江、郫县、新繁、邛崃、蒲江、双流等16个县的民工10多万人,征民田3292亩修跑道,建机棚。

由于工程巨大,机场跑道需要铺鹅卵石,岷江西岸百里以内挖运完后仍不敷用,又到对岸挖,全用人工肩挑车推。距离最远之处,民工头一天早上出发,次日才能挑回一担。大量石头还需要捶碎,民工日夜赶工,艰辛备尝。

到1943年扩建新津机场,要求扩建的新津机场占地9035亩,主跑道长2600米、宽60米,钢筋水泥浇筑的地基厚1米。要扩建一条主跑道、两条副跑道、三个大油库、两处电台、六个弹药库、一个容纳35架B-29的大机库、十余处隐形机库、一个机械厂、两个发电厂、六处招待所,新津机场的面积达到了亩。

由于工程浩大,时间紧迫,国府要求“川省各处工程统限于三十三年(1944年)一月中旬开工,新津、邛崃同年三月底以前完成,其余同年4月底以前完成”。

史料记载,此次实际征调了29个县的民工共30余万名。在工程实施中,民工有因伤病遣散的,又陆续增补,前后统计,共征集民工达50万人。

数十万的川籍民工,为修筑机场,仅靠原始工具,肩扛手拉,流血流汗,那是一种怎样艰辛壮阔的场景!

那同样是用血肉铸就的伟大工程。

《青城山太平乡志》记载:“太平乡出动民工400余人修建新津、彭山机场,因工病死者50人。”

《大观乡志》记载:“民国三十二年,大观乡出民工约800人去新津、彭山修飞机场,分二轮赴役。第一轮新津机场扩建。道观、两河合共承担一个机场圈工程。第一天,挖草皮便挖死一人,后来和别乡争用铁滚,赶夜工抢压地坪,压死3人。民工生活极苦,吃不饱,穿不暖,住草棚,生病无药治,人死自行处理安葬......”

“所以,我需要贵军获得管理权,届时会有我方公司人员协助人员管理,物资、薪水发放等工作,以减少我方民工损失,他们都是我国抗战之力量。”唐刀认真说道。

“亲爱的唐,我收回刚刚我所说的话,您是我所见过的最特别的中国人,如果我国真的会卷入战争,我希望有您这样的朋友。”史迪威真诚的向唐刀伸出手。

这还是两人认识近20天来史迪威第一次主动和唐刀握手,不是因为唐刀对战局分析的精准,也不是因为唐刀拥有可以调动庞大的财富,而是唐刀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怀。

无论东方西方,只有善良才会读懂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