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陛下,你不讲文德!(1 / 2)

家兄唐太宗 红薯刺客 1099 字 7个月前

房玄龄任凭钓竿颤动,他自岿然不动,钓不钓得到鱼不重要,他又不是滕王那种不钓到鱼誓不罢休的痴人。重要的是,怎么才能让那些人不再去他府里借书?

齐民要术已经刊印了十几版本,孙思邈的稼穑之术更是每年更新,府衙县衙民安署亭长里长层层宣示,务必确保农人都能知晓清楚,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他们为甚还总是纠缠着房家不放?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要不要请教下滕王呢?说实话,不论是族叔种树,还是遗爱开矿,都和他脱不开关系。

“陛下,某去和滕王谈谈,再不解决那些求书之人,某就只能申请外任赴职了。”房玄龄果断放下钓鱼竿,若是滕王去了后院,明日出发去广州,事情又要拖上最少大半个月。

回来的时候,还不一定路过扬州;就算路过扬州,按陛下平常的行事风格来说,他不一定有时间有机会能和滕王,单独聊上几句;若只是简单地聊几句,滕王东扯西扯之间就会被旁人拽走,他的问题依然是问题。

“玄龄,你的心情某可以理解,只是你的想法某有些想不明白。”李世民再次将鱼杆甩了出去,有些困惑地说道。“你将孙思邈写的内容简化些,再改的晦涩难懂些,然后让韦归藏帮忙将锦帛或者竹简做旧,不就是现成的典籍吗?”

杨师道渐渐瞪圆眼睛,手里的莲花白瓷盘渐渐倾斜,瓜子稀稀落落地沿着曲线,并不拥挤地沿着自由落体曲线掉在地上:陛下,你不讲文德!如此作为,会让朝堂自绝于士族!你……你再看不惯士族的某些毛病,遴选官员和吏员,还是无法避开他们滴,呀!呀!呀!

“???”房玄龄同样瞪圆了眼睛,茫然地看向杨师道,发现他也被惊呆了之后,感觉他的心情瞬间平静了许多,叉手一礼,说道。“陛下,此事不可为,孙思邈是个很较真的人,若是被他知晓,某……某无颜面对。”

对于能给孙思邈添堵的事情,韦归藏不会拒绝,甚至会做的更加周全和完美,没准袁天罡也会跟着掺一脚。不用担心他们不会保守秘密,至少三五年之内,他们会主动帮忙遮掩,可是……只要他们之间遇到了,需要举手表决的重大事项,此事就会成为他们的武器。

到那时候,孙思邈要么跟着他们的意见举手同意,要么就只能弃权不发表任何意见。不论是那种情况,都将不利于云鹤府的正常运作,甚至可能为大唐的发展埋下隐患……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玄龄多虑了。”唐俭捧着一只木箱走过来,放到房玄龄身边,笑呵呵地说道。“滕王请孙思邈他们编纂的农家典籍和堪舆之术,张果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支持,你进献给陛下,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做旧典籍需要时间,和滕王喜欢吃瓜看戏没有任何关系,他再喜欢看戏也不会看房玄龄的戏。滕王非常敬佩房玄龄,时常称他为大唐第一贤相。

只是他和李药师、魏玄成一致认为,某些戏还是可以看上那么一小段时间滴,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嘛,顺便还可以看到长孙面团的上蹿下跳,何乐而不为呢?

房玄龄:“……”

杨师道听到张果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支持,脑海里闪过他最为擅长的事情,颤着声音小声问道:“归家之邸?”

此时乃太平盛世,不是汉末三国争雄的动乱之年,怎么……怎么能行此有损阴德的招数?

“非也,非也。”公孙白确认了他的身体依然康健,没有任何问题和隐患之后,大袖翩翩地朝河边走来,听到杨师道的话,出言答道。“修路架桥的过程中,不时发现某些古人遗迹,我们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而已。”

滕王说话虽然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有时却让人听了之后,心情如同炎炎夏日喝下一杯冰镇寒瓜汁,透心凉心飞扬。普通人很难发现附近地貌的变迁,不到百年的时间,除非正好遇上剧烈的地貌变动,比如说地动,比如说大型地山洪,又比如说山体滑落,河流改道。

实际上,地貌的变动经常存在,只是更多的情况下,变动的过程非常缓慢,需要几百甚至上千年年才能看出巨大的差别。修路架桥的过程中,路过原来的风水佳地,又或者河底存在某些更加古老的城池,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遇到这些特殊情况时,张果和他的徒弟们的专业性就凸显出来了,他们知晓如何尽可能地保存下古籍,还有某些织物,金银铜铁和陶瓷宝石反而不用担心,它们很耐造,顶多外面变得丑一些,又或者成为碎片。

让他们疑惑不解的是,滕王竟然还让他们收集好碎片,等时间充裕后,尽可能地复原出本体的模样来,何必做此无用之功呢?

抢救性保护……杨师道靠回交椅,双目无神地望向天空丝丝缕缕的云,还有偶尔飞过的云雀……等等,云雀,那是叶法善吗?他不是在研究飞机呢嘛,怎么又犯病当鸟了呢?

云鹤府能不能出现个稍微正常那么一丢丢的仁呢?所谓的抢救性保护,身在政事堂的他们简直不要忒清楚了。滕王当年带着晋王和晋阳公主,拆

除宫里各处楼阁亭台的时候,就是如此说法。

李世民抬手捂脸,他已经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