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经营开封的要务(2 / 3)

大顺第一谋士 宝城 2228 字 9个月前

浊雾苍茫就死地,

慈颜凄惨依村闾。

千年若化汴州鹤,

飞跃燕山恋帝居。”

范青笑了笑道:“这诗写的不错,是仿照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而写的。”随后自言自语道:“飞跃燕山恋帝居。哼,崇祯皇帝有什么好,脾气暴躁,心地狭隘,刻恩寡情,刚愎自用,你算算他当上皇帝以来,杀了多少大臣,只首辅就有七八个了吧!国家被他治理成什么样?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这样的昏君、暴君、无能之君,值得他这么依恋么!”

傅宗龙拱手道:“大将军不晓得,明朝的士大夫从小受儒教熏陶,讲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思想僵化迂腐,性格耿直,不懂的形势变化,只是一味愚忠。这样的士绅,开封城中就有不少,如何收服他们是一个难题。”

“性格耿直!”范青冷笑,他不否认明朝士大夫有愚忠耿直的,但大多数还是追名逐利,爱惜性命的,否则后来就不会那么多投降满清。难道投降异族比投降流寇要好么?只是历史上的闯营打击他们过于严厉,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已。

范青道:“把王奎带上来,我劝他几句,让他回心转意。”

傅宗龙道:“大将军慎重,明朝士大夫有骂贼而死的传统,这王奎若要一心求死,只怕会对大将军出言不逊。”

范青哈哈一笑道:“我在闯营的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天下百姓,我问心无愧,还怕被骂?带他过来吧!”

李岩拱手让一名亲兵去带王奎。这功夫,又有通信兵送来一份军情,是李双喜从陈留送来的,说左良玉已经退兵。

范青一笑,这消息并不出人意料,开封城已经被攻克了,左良玉就算击败李双喜,来到开封也得面对坚城。而他的人马出征多日,开封又失,士气不足,面对刚刚攻下开封士气正旺的闯营大军,毫无胜算。左良玉是精明的老将,他无论是从战争角度,还是保存实力的角度来看,都是要撤退的。

范青微微点头,道:“左良玉不可以轻视,他纵横湖广,张献忠不是他的对手,杨嗣昌也被他玩死了。他用兵沉稳,且手中精兵强将很多,不逊于咱们闯营的战士,他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李岩笑道:“不管怎样,现在左良玉、杨文岳等部队先后撤退了,咱们开封城现在是真的安全了,只要给咱们一年半载的时间,咱们建设开封经营河南,便谁来也不怕了!”

范青道:“这是老天爷给咱们发展壮大的机会,咱们一定要把握住,各位以为以为咱们经营开封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说完,见三人都似有话要说,便笑道:“先不要说出来,写在纸上,再评说。”

于是陈永福、李岩、傅宗龙每人都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三人到了范青桌旁,一起把自己的纸单放下,只见陈永福写的“治河”两个字,李岩写的是“秋收”,傅宗龙则写了“科举”。

范青笑问陈永福,“为何治河最重要?”

陈永福用手道:“大将军和诸将都来自与陕西高原,没有经历过黄河决口,黄水泛滥,也不能体会它的危害。水火无情,普通殷实家庭,一旦遇到水灾或火灾,立刻倾家荡产,沦为难民,流离失所,更有不计其数的百姓被淹死或失去亲人。而且水灾之后,田地淹没,粮食断绝,饥荒瘟疫也随之而来。所以水患实在是大患,开封城在黄河水面下十多米,百万居民受黄水威胁。往年汛期之时,往往有十几万开封壮丁在堤坝上防汛。而今年由于战争,堤坝上人数不多,虽然大将军派遣了三万士兵防备,但他们大多都是外地人,没有防汛经验。大将军好不容易才得到开封城,如果想要经营好开封,那么防治水患要放在首位。否则一旦大水淹没开封,一切化为乌有,还谈什么经营、治理呢!”

范青和李岩、傅宗龙都听得连连点头,范青道:“这次官军的壬癸之计也给我很大警示,若想在开封立足,不做好黄河治理是不行的,经营开封,防汛第一。”说完在一张纸上,在首要位置写了“防汛”二字。

随后,看李岩的“秋收”,李岩解释道:“民以食为天,粮食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粮食充足,人心才能稳定,才可以做各种民政事务。我的秋收,不止粮食收割,还包括秋收以后,冬小麦的耕种,如何召集流亡,分发耕牛种子,组织恢复农业生产,总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土地经营好,咱们在开封就站稳了一半脚跟。”

范青点头道:“说得好,设官理民,召集流亡,本来就是咱们的计划,可排在第二位。”于是在防汛之下写下“秋收”二字。

傅宗龙写的是“科举”,傅宗龙拱手道:“科举是笼络读书人的最好方式,而读书人大多是士绅阶层,掌握舆论,俗话说‘好坏全凭一张口’,笼络读书人,就等于笼络了士绅阶层,也等于招揽了人才,这是收拢人心的最好方式。属下建议,礼尊孔孟、表彰文明、举行科举,延揽人才,是咱们经营开封的重点。”

范青点点头道:“很好,这一条可以排在第三位。”说完在秋收的下面写下“科举”二字。

范青看看纸上这三条,道:“要想把你们说的三件事办好,必须有公平公正,强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