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2 / 3)

大顺第一谋士 宝城 2148 字 9个月前

行。”

刘国能道:“我因为爱百姓所以才来到这里。驻守叶县之后,士兵们从来不敢骚扰百姓,这是各位都看得到的。”

有位乡绅缓缓道:“将军来到县城之后的军记,大家都看得到,确实是不骚扰县城中的百姓,比一般官军好多了。但今日不同于往日了,今日或降或战,必须决定。降则一城保全,战则满城屠戮,将军到底何去何从,还请慎重斟酌?”

刘国能道:“我看叶县可以久守,闯贼决不会逗留此地太久。”

知县张我翼已经接到了傅宗龙的书信,他虽然不说话,其实暗中串联城中乡绅投降,就是他的主意,见刘国能一直不投降,不得不开口道:“请将军三思,目前城中人心已经散了,没人有固守的打算,叶县四周县城都已经投降,成了孤城,而且朝廷短期没有援军可派,闯营如果攻城,没有不破的道理。刘将军,我也是朝廷命官,也有守土保民的职责。将军对朝廷忠心,难道我就没有忠心么!我进士出身,自幼读圣贤之书,受孔孟之教,忠君爱国的道理我是懂得的。然而,一城百姓的性命就在眼前,等待着我们决定他们的命运。如果将军和我从挽救百姓的角度考虑一下,暂时投降,救了满城百姓,这将是莫大功德,请将军不要固执己见。”

刘国能冷笑道:“县父母既然也有投降的念头,我不敢奉劝你不投降,可是你也应该想到,你是深蒙国恩,食皇上俸禄的人,日后你如何面对皇上?纵然百姓体谅你,国法岂能宽容?”

张我翼道:“前些日子襄城已经投降了。襄城知县曹思正顺从民意,向闯营投降,献出骡马粮食,遂得一城保全。我想此时应当通权达变,不能死守一个‘忠’字。日后闯王人马退走,天兵降临,咱们仍然回归朝廷,为朝廷保全一个完整的县城,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国能冷笑:“到那个时候,只怕你后悔都晚了!”

正在争论不休,忽然又有人送来了闯王的二次“晓谕”,有一个坚决主张投降的刘姓乡绅,不顾刘国能和县令在场,首先把“晓谕”抢到手,看了一变,脸色大变,道:“不好了,这次‘晓谕’比上一次更加严厉了!”

众乡绅十分焦急,纷纷道:“快念,快念!”

只听这位刘姓乡绅手指微微打颤,捧着闯营的晓谕念道:“本军师范青吊民伐罪,解民倒悬,再次晓谕尔等,提前明早攻城。”

大家不等他念完晓谕,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哎呀!明天就要攻城了,不是说限定两天投降么!怎么提前了!”

还有人急切的摊开手叫道:“怎么办!怎么办?”

刘姓乡绅继续念下去,“尔等速速开门投降,报尔等平安,归顺义军,一切官员将士宽大处理。如果明晨之前不开城门,大军攻城。破城后,必将屠城,鸡犬不留,以儆效尤。”

一听道“屠城”两个字,在座的乡绅都脸色大变,仿佛眼前已经出现了破城后的凄惨景象,满城街道上都是伏尸,血流成河,他们这些乡绅官员的家眷都被杀死,财物都被抢走,而他们的头颅则挂在县城的城门上方示众。

大家一起看着刘国能,脸上都是企盼神情,不言而喻,大家都想投降,不想被屠杀。

但刘国能还抱着侥幸心理缓缓道:“闯营的人是在恫吓咱们,他们上次攻打叶县吃了大亏,这次也未必敢真的攻打。而且左良玉将军据说已经到了湖广、河南边界,只要我们能坚守几天定能等来援军。”

张我翼道:“将军此言差矣,上次义军攻城,城中军民一心,同心协力,自然能守住此城。而现在则不同了,民心已散,军心也不稳,这样的情况,根本没法坚守,只怕闯营一旦攻城,咱们自己就先乱了。而左良玉的兵马根本不可靠,他远在湖广,上次傅宗龙总督那般危境,他都不来相救,现在会来救咱们一个区区的县城么?此外我还有一个消息,傅宗龙总督已经投降闯营了,现在被闯营重用,成了闯营的大学士。如果咱们投降,县城的一切民事都由他来安排。”

一听此时,厅中乡绅一片议论声音,傅宗龙的名声无人不知,而且是朝廷中有名忠心耿直的大臣,这样的人物都能选择投降,他们这些小官吏,小乡绅又有什么可坚持的呢!

刚才那名刘姓乡绅又站起来道:“我才不信这是闯营的虚言恫吓呢!他们定然是已经察觉咱们城中军心民心不稳,所以决定提前攻城,我们必须速速决定,赶快投降吧!否则闯营再提前攻城,咱们连投降都来不及了!”

听了这句话,大家齐声赞同,刘国能见自己处境十分孤立,沉默一阵,长叹一声,说:“晚上再议吧!我刘某绝对不会连累一城百姓。”

散会以后,刘国能已经知道叶县不可能守住了,如果闯营攻城,县城中的乡绅一定会想法子打开城门,做内应的,他深知民心不附的城池是不可能坚守的,敌人用的是攻心战,已经取得效果。

他带着几名亲信将领,登上东面城墙,想从东面突围,向开封撤退。可他见到城外全是闯营人马,三条壕沟将叶县包围,人马密密层层,此刻是傍晚,正是晚饭时间,四面八方都有炊烟升起,向东面卧羊山去的小路有不少旗帜,还有骑兵游弋,估计包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