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2 / 3)

始皇只收起了盐方子,将其他都推了过去,他含笑道:“这些你且去做,朕支持你。”

公子扶苏眼眶湿润,父皇还是一如既往信任他,以前他总是跟父皇对着干,实在是太不孝了。

出了宫,扶苏干劲十足,去了少府让从阿房宫带回一部分墨家人回来。

少府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说要请示始皇陛下。

结果很快,始皇帝传旨,“见扶苏如见朕。”

这旨意一传出,立马引起了咸阳城轰动,这意味着长公子是明摆着的储君,且还能使用帝权。

扶苏更加感动了,这一感动直接将阿房宫服役刑徒一块吊回来了,暂停了阿房宫的工程。

期间也不是没有向始皇帝告状的,奇怪的是宫里并没有传出训斥的旨意。

咸阳城一下陷入暗潮涌动中。

淳于越非常兴奋,得意长公子拥有如此大的权限,长公子可是靠近儒家,等他继位不就意味着儒家的春天就要来了吗?

他站在长公子府门前热泪盈眶,从春秋开始,儒家就想要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可辗转多个国家都没能得到君主赏识。

三大显学连墨家都有君主赏识,偏偏儒家没有这个机会。

眼看希望在即,淳于越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天此时此刻只想放声大哭。

“殿下!()”

看见走过来的长公子,淳于越带着哭音喊了一声。

扶苏对于淳于越感情很复杂,跟后世不同,这时的老师胜似父子,他对淳于越也有着超越寻常师生的感情,视他为父,视父皇为君主。

只穿越一回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他屁股歪到了儒家那边,他是要继承皇位的皇子,不该是为儒家摇旗呐喊的学子。

对于如何处置淳于越,扶苏暂时还没想法,但肯定是不能再听他的跟父皇对着干。

想到刚造出的纸,他灵机一动。

老师,您来得正好,我要告诉您一件大喜事。?()”

扶苏拉着淳于越往书房跑。

淳于越一脸莫名,等进了房立刻看到地上的竹筐以及竹筐里的纸张。

扶苏捡起一张纸放在桌上,他拿起笔写下了子曰字样。

“老师这是少府新造出的纸,比竹简方便携带,就是容易破损,但是也有优点,价格低廉。”

扶苏压低声音,发出恶魔低语:“老师!如今大秦已经一统,儒家也到了一统的时机,还请老师召集我儒家高才,统一儒家内部纷争。”

孔子死后,儒家也内部分裂,分八个派别,别看儒家现在一致对外,对内也是分裂厉害。

各个派系都认为自己才是主系。

一旦编辑自家学说,扶苏敢肯定儒家自己就能打出狗脑子。

淳于越眼睛一亮,从纸上看到了儒家统一的希望。

儒家为何能成为显学,就在于孔夫子的有教无类。

春秋时知识从贵族士族再次下沉,下到贩夫走卒村夫都能学。

一条咸肉就能拜师,儒家做到了往下传播知识,儒家学子众多,自然而然就成为显学。

淳于越还不至于看不见纸的好处,竹简替代青铜器,让知识从贵族下沉到士族手中,又传到庶民手中。

纸意味着传播的范围将更大,儒家学说若是传遍大秦,到时谁还能说儒家不是国学?

“孤准备奏请陛下将稷下学宫搬到咸阳来,只是孤还有别的事要做,还得麻烦老师促成此事。”

淳于越眼睛发亮,“此事且交给我。”

扶苏笑着送走淳于越,总算是将老师送走了,回头再派人跟儒家其他几派泄露消息,说老师准备力压其他派学说,主推自家学说,想来其他几派都会不同意。

说不定还会吵个几

() 年,有这件事牵扯住老师的精力,总好过明年反对焚书遭父皇处死要好。

老师哪里都好,就是倔强坚持分封制,一心想要回到天子坐堂,诸侯拱卫时代。

却不知,周治理天下靠的是“礼”,秦治理天下靠的是“法”。

周的分封制拿到秦朝会水土不服,让天下再次陷入战火。

大秦好不容易才吞并六国,若是施行分封制,岂不是又回到战国时代?

扶苏敲了敲脑袋,也怀疑自己当初怎么会有那幼稚的想法。

他想了想,好像是几个弟弟都在他耳边说过怕以后生活困苦。

大秦对于宗室子弟可不算好,他也是念着分封弟弟们,让他们有着落才支持分封制。

“唉。”

扶苏眼神复杂,“我当初是真傻。”

三年之后,大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源头要来自长公子、不是皇太子扶苏。

麦子的吃法改良,让种麦子的田亩超过了种粟米,铁的高产让各种农具大量下沉地方郡县。

还有收割机,剥粒机、鼓风机的出现,让粗耕变成了细作。

六国故土私下里还是有暗潮涌动。

但是近来要改制的消息传来,天下哗然。

改制并不是从郡县制改成分封制,而是在郡县制基础上再平添一机构。

就是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