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这边在开会,于德华却不时的敲门进来,因为现在来参会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国资局的主任,有航天航空部的副部长,有中科院的领导,有冶金工业部的总经理,有石油总公司的书记,铁路工程总公司的总工程师,不下二百多家的公司负责人。
他们都是新加入的合作方,李和苏联之行的成果,都是超大型的国有企业。
于德华看李和的眼神更加不一样了,他一直自誉为交游广阔,许多国企老总,政府负责人都是认识的,可是也没法让这么多大佬一起来拜访的本事!
如果他之前对李和的钦佩是八成,现在已经是实成十了!老大出马就是不一样!他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跟李和的巨大差距!
“赶紧出去招待下,我会尽快过去。”李和催促于德华赶紧走,然后对麦肯锡的人道,“再给你们五分钟时间,捡重点的说。”
“李先生,目前你名下控股的子公司已经有152家,这其中不包括像香港中基路桥这样的5家上市公司、非直接控股的238家二级子公司,以及与中国国企合作的像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样的不具有控股权的79家合资公司、45家民营合资企业。这是一个严峻的管理问题,如果按照通常情况,我们会首先想到调整组织机构,实际上一般组织机构调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能解决问题,管理就变得太简单了。臃肿的组织机构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下降,反应能力下降。但是组织机构精简过度会导致许多管理职能难以履行。”
“我们认为,你名下的企业只会随着全球经济的的增长而增长,但始终无法更上一层楼。阻塞脉络的阻塞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我们希望你的每个业务部门都必须是市场上的第一名或者第二名,假如做不到,就必须‘整顿、出售、或者关闭’,然后大量兼并、收购、重组全球优质的业务。”
麦肯锡的人依然说的滔滔不绝。
李和的眉头越皱越深,至于出售或者关闭,这些话他也就听听,比如付霞的家具厂肯定不是全球第一,连中国第一都算不上,难道也要关闭?
这个他不能认同。
当然,关于并购的思路,是契合他心思的,他一心学通用的韦尔奇,郭家学、孙宏斌这些人,做个‘并购狂魔’。
“我要你们的完整报告,大概要多长时间?”李和没有时间再继续在这里听下去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这个小会议室待了四十多分钟。李爱军、付霞他们会着急成什么样子先不说,何况还有其他单位的领导呢。
天知道,这帮人从哪里得了消息,今天一窝蜂似得聚在了这里!
“大概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麦肯锡的一个带队的董事,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复。
“行,我等你们。”李和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他站起身,对林正夫等人道,“几位,你们先在这里休息,如果不着急,大家可以一起吃个便饭。”
吴市场笑着道,“郭经理可是给我们布置了任务的,我们先走,下次一定有机会。”
他握着李和的手都有点激动,他今天终于见证了一个奇迹,他从来没有想到中国会出现一个人物和这样的一个企业!
吴淑屏拉开了会议室的门,李和把他们都送了出去。
“李老师,就这里吧,你可是日理万机。”到了电梯口,厉股份拦住了李和继续送,再次握紧手道,“再见。”
“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李和直到电梯门合上,才停止挥手。
旁边的另一部电梯门打开了,于德华出来道,“快点吧,我招架不住了!”
来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而且级别都是只高不低,boss都是最后才出现的。
李和赶紧进了电梯,上了12楼的大厅会议室。
刚出电梯,就听见有人喊,“李董事长来了。”
“李先生,来了。”
“李老板。”还有人在走廊跟李和握手打招呼。
李和只能握手笑着应付,因为一个都不认识。
不过许多人不以为意,还是不断提醒,“我们在莫斯科酒店认识的。”
“在布拉格我们一起合作拆分了布拉格纺织厂。”
“我在基辅和你一起并购的乌克兰达尔齐农机厂!”
“你好,你好。”李和脸上的肌肉就没松弛过,笑容是不能落下的。经过不断的提醒,他对这些人算是有了一点记忆。
“你也来了?”李和朝仰勇握手,又叹了口气。
仰勇说,“你放心吧,我们目前已经消化了阿罗汽车的全部技术!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按照计划展开,新车下线要比原计划提早半年!”
阿罗汽车是罗马尼亚惟一一家生产吉普车的工厂,自从被李和收购并入仰勇的宝马汽车厂以后,全部的生产线、技术资料和大部分的工人都被运到了萧山。
宝马简直是如虎添翼,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李和没时间跟他多聊,在没进会议室之前,朝里面张望了一下。
于德华道,“放心吧,袁部长说知道你性子,他们就只带了内部机关报的两个记者。”
他更了解李和,什么事都要躲着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