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慈善家不好当(2 / 3)

是建起来,没有几个学生,也是浪费教师资源。

毕竟在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也是稀缺的,不可能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放在少数人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上小学要去乡镇,上初中要去县区,是常有的事情。

而以西北自治区的面积,上学的通勤时间,就成了学生无法承受的成本。

在那里,徒步走一天出不了村,并不是新鲜事,去一趟镇上,来回要好几天的时间,孩子怎么去上学?

中国西南山区的情况也差不多,那里到没有广阔的土地,但却有崎岖蜿蜒的山路,也增加了通勤的成本。

孩子们翻越十几座山去上学,人还没到呢,学校就放学了。

西北是路太远,西南是路不好走,归根结底都是通勤时间的问题。即便是国家对于书本费、学杂费等给予的补贴和免除,但通勤时间依旧制约了孩子就学。

最佳的解决办法,自然就是给学校建宿舍,让孩子住校,这样就免去了通勤的成本。

虽然上小学就住校,这听起来有些残酷,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后世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都是用这种办法就学的,有些是在村里读一年级或者两年级,然后去镇上的学校住校。

有些干脆就让孩子长大一些,比如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再去镇上的小学读书。

未来西部偏远地区建设的希望小学,很多都配有专门的食堂和宿舍,为孩子食宿提供保障。

国家使用这种办法,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到义务教育。

而在九十年代后期,国家还不富裕,教育方面的经费也没有那么多。在偏远或贫困地区,光是把教室建起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兴建宿舍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何大伯显然是意识到通勤成本这一问题,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如今何大伯即将去西部任职,如果能够给几十所小学带去宿舍的话,这一份伴手礼,应该足以让何大伯这位空降干部站稳脚跟。

何大伯的仕途,关乎着何家的未来,李卫东自然是要帮的。

更何况这一个亿,本来就是要捐助给希望工程的,建希望小学也好,给偏远地区小学建宿舍也罢,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到学校读书。

所以李卫东并没有推辞,他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大伯,那回头我去联系希望工程那边,更改一下计划。优先给西部地区的学校,兴建一部分宿舍吧!”

何大伯长出一口气,他开口说道:“卫东,有你这句话,我也能踏实的去就任了!”

李卫东则想起另外一件事,他开口问道:“大伯,有件事情,我也想请你参谋参谋。”

“什么事?”何大伯开口问道。

“据我了解,这一次国家进行机构改革,将不再保留十几个部委,也会有很多的干部,面临着工作岗位的调整。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人,会去企业任职?”李卫东开口问道。

何大伯想了想,开口说道;“肯定会有人要去企业任职的。这一次的改革目的,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

因此几乎所有工业专业的经济部门都被裁撤掉。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年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资源配置的载体,也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

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部门的存在,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也不利于发挥企业微观经济主体地位,所以才被撤销,以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既然要将政企分开,那必然会有一些资源被下放到企业,机构被裁撤,也必然会有一部分人,被分流到企业当中。

事实上在这些工业专业的部委机构里,有很多人都是企业当中提拔上来的有些干部本身在企业里还有兼职的职位,如今只不过是回到原单位罢了!”

“那有没有人愿意来民营企业?”李卫东又问道。

何大伯微微一愣,马上明白了李卫东的意图。

“好你个李卫东,真是胆大包天啊!想到从这些地方挖人!”何大伯开口说道。

“反正这些机构都要裁撤了,有一大批人要被分流到企业,那就不如来我这里。我们民营企业,也是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嘛!”李卫东笑着说道。

何大伯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问道:“你要什么样的人?”

李卫东则开口解释道:“我的那个富康农机厂,原本只是个县级的集体企业,这么多年来使用的也是当时的管理团队。

以前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还好说,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当时的管理团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前进的需要的。所以我一直想要调整现在的领导班子。

我知道部委里面人才多,有很多是从企业提拔上来的,能力出众不说,也有着管理企业的经验,而且在京城工作久了,还积攒了很多人脉关系。

这一类的人才,正是我现在急需的,要是有这样的人才愿意来我们富康农机的话,我愿意高薪聘请!”

“最好还是在农业部那边,有人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