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农村大有可为(1 / 2)

真是有缘,竟然是周未予的那个单位。

“中南电子集团是周氏的?”

“以前是周家的,现在是国家的,总经理是周未予。”周严估计梁晓南不太知道中南电子集团,周立和、周未予之流,梁晓南也接触不到。

梁晓南忽然想到张心怡试探她的话“摩都中南电子集团”、“周未予,你知道周未予不”,她心里隐约有个想法,兴许,很久以前,她、张心怡都认识周未予?

可是不像啊,她在鱼县饭店门口救周未予时,俩人分明第一次见面,就算她是借尸还魂,可是原先“梁晓南”的记忆她都有的,独独对周未予一点印象也没有。

“希望他们能在那里做得下去!你喜欢城市生活的话,以后我们也去城市生活。”周严笑嘻嘻地说。

张心怡和陈世凯要去摩都做人上人?呵!

梁晓南其实去不去城市也不那么迫切,摩都也好,中南电子集团也好,与她都距离遥远,搁着她以前的职业习惯,她确实想往大城市跑,因为大城市机会多,是她的主场。

可是现在她不这么想了,现在全国经济落后程度超过她想象,温饱是第一需求。

而她有神农空间,有高产的稻种和全瓷国独一份的土豆,有她的灵泉液,在农村大有可为。

“以后的事再说,我觉得在农村也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梁晓南说,“周严,你帮我在镇上物色一个安静的大院子,我想着没事了在家里琢磨一些发明,总不能一直往山上跑。”

周严说:“行,我回头就去镇上打听一下,谁家的院子要出售,实在没人卖,我就在田里造一个院子,大一点,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哪里有卖房子的,一般都是造了自己住,城里吃商品粮的工作人,住房都是公家分配,极少有买得起房子的。

两人吃着棒冰,决定这几天把桑树苗都种上,至于养蚕的事,周严也说:“蚕丝若是能养成,这个生意是很大,毕竟咱们这边就没有人养蚕。只是养蚕都是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你现在大热天怎么养得活?”

梁晓南前些日子去城里,早就拿了地图研究过,瓷国好似前世她的国家的一个复制,不管是历史还是风土人情都很相似,但是也仅仅是相似,不完全一样。

“养蚕一年四季都可以养,关键要有嫩桑叶,在三四月份养蚕也只是因为嫩桑叶是那时候萌发出来。”

一年四季只要有合适的桑叶和合适的环境,都可以养。

周严说:“我的意思可以交给可靠的人去做,我们提供蚕籽,桑树,他们负责养,最后茧子上交,我们支付饲养费。”

只有一个梁晓南一个周严,他们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养蚕,还不累死?

人又不是为了赚钱活着,是为了更舒服的生活,为了赚钱把自己累死就不划算了。

“行,那就找愿意养殖的人家饲养,我们去联系缫丝厂,把渠道打开。”

周严说:“我在南方见过蚕农养蚕,搭蚕架,编团匾我多少知道一些。销售的事你别管了,我去联系,如果县里卖不上价格,那就卖到摩都去,摩都价格还不理想,我们就卖到国外去,国外对蚕丝非常欢迎,价格比黄金还贵。”

现在大家饭都吃不上,谁去种桑树养蚕?

但是有蚕丝还真不愁卖,这个世上有钱人还是很有钱的。

有了周严这个强大助手,梁晓南放心地回了大坑村,立即去找萧红玉,把自己要养蚕的事给她说了,萧红玉没有养过蚕,担心自己养不好。

“没事,你就摘了嫩桑叶,别饿着蚕宝宝就行。怎么养,开头的时候我也会告诉你一下。”

梁晓南在前世里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学校里要求观察蚕的一生,她连续养了六七年,网上资料也查过很多,每年虽然养的不多,但是都很成功上山,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

另外她就仗着自己的蚕籽和桑叶出自神农空间,种好,质优!

萧红玉高兴极了,回家去找萧铁柱准备搭蚕架,编团匾。

现在还在摸索阶段,梁晓南也不敢贸然建造养蚕大棚,等把销路打开了,她再考虑建造桑蚕养殖基地也来得及。

周严去找了二狗子,还有杨瀚文家的大儿子杨守业,也就是杨志礼的爸爸,说了梁晓南要养蚕的事,问他们愿不愿意干?

二狗子二话不说,直接拍板:“干!”

蚕籽和桑叶都是周严提供,就算养砸了,他大不了费一点功夫。

杨守业的妻子陈玉玲是小云镇的人,以前听多了梁晓南的名声,虽然周严定亲她有所改观,但是这种冒风险的事,她就有点犹豫:“小严,万一养砸了怎么办?”

“养砸了那没办法了,没道理你把我蚕籽都养死了,还叫我付你钱?”周严说,“做什么都有风险,你要干就干,不干就一句话。”

陈玉玲听他这么说,就不想养了,地里庄稼也忙,有个闲工夫去山上逮只山鸡都比养蚕靠谱。万一养死了,两个月工夫全白费了。

周严说:“大舅妈,你确定不养,那我就找别人,不要看到别人赚钱了,又说话。”

杨守业说:“小严,我们地里庄稼活也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