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三年 夏
平州城外,麦浪滚滚。
经过冯道带人大半年的打理,再加上老天赏脸,从开春以来风调雨顺,冯道终于等来了自己第一茬庄稼的大丰收。
这日,冯道拖着刘守光上了平州城的城墙。
“冯道你干什么,本公子正要和行钦小喜去狩猎呢!”刘守光极为不情愿的说。
冯道放开刘守光,行了一礼,“是道不是,打扰了公子雅兴,不过,今日道有一件东西想要献给公子。”
“什么东西?”刘守光不在意的问道。
冯道转过身,看着下面的麦海,“臣想把这片麦地今年所打的所有新麦献给公子。”
刘守光低头看了一眼下面的麦田,冯道兴致勃勃的带着犯人种地他是知道的,虽然听说种的不少,不过刘守光作为一个节度使公子,还不至于贪这点粮食,所以刘守光随意摆摆手,“既然是你种出来的,你留着就好了。”
说完,刘守光就要下城墙,接着去打猎。
“如果这是五十万斤粮食呢?”冯道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
刘守光刚迈出的脚顿住,转头不敢置信的看着冯道,“你说多少?”
“五十万斤,只多不少。”
刘守光蹭的一下窜回来,看着冯道,“五十万斤?”
冯道指着下面的麦田,“当初一个壮丁大约开了六亩荒地,九百人,就是五千多亩,这一亩麦子可产粮一百到二百斤,今年风调雨顺,哪怕按最低的一百斤算,也有五十万斤,不仅如今,今年春里臣还带人又每人开了十亩,种大豆,大豆虽然不如麦子产的高,可一亩产个几十斤也不成问题,等到秋收时,还有几十万斤大豆。”
刘守光顿时呼吸急促起来,这些东西要是放到以前,他肯定不稀罕,毕竟也就是打一场仗的粮草,可如今……刘守光热切的看着冯道。
冯道淡然一笑,对着刘守光拱手道:“臣愿以此物,助公子回幽州!”
刘守光大喜,一把扯住冯道,“本公子若能回幽州,定然不忘今日之情。”
冯道看着刘守光,“只是只有粮食,还远远不够,剩下的,臣不擅长,就拜托公子了。”
“这个你放心,剩下的就交给本公子了。”刘守光看着下面的麦子,眼中闪过一丝野心。
*
冯道带着人用了大半月,才把所有的麦子收完,并且登记入库,然后把库房的钥匙给了刘守光,打算看看他家公子到底要怎么用这些粮食。
刘守光这半个月也没闲着,自从知道自己将有这么多粮食东山再起后,一改往日颓废,和元行钦李小喜两人关在屋里,考虑怎么将这批粮食利益最大化。
或许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三人还真想出一个一本万利的办法,那就是——去契丹、室韦等部落那贩卖粮食。
契丹、室韦、女直这些关外部落的人平素靠放羊放马为生,吃的也是羊肉羊酪,可羊马这毕竟是牲口,受牧草影响比较大,所以这些部落常到边境和大唐用羊马换粮食,甚至都形成了通市,只是边关本就荒凉,粮商从中原运粮食成本太大,北方这些部落又常常不守信用抢劫,所以才弄通市形同虚设。
可也正因如此,粮食在那些部落中价格奇高,甚至是中原的十倍以上。
刘守光为了促成此事,甚至还特地跑刘雁郎那一趟,毕竟要想去那些部落卖粮食,兵力可是保障。
刘雁郎本就算不上刘仁恭的心腹,要不也不在平州这鸟不拉屎的荒凉地方呆这么久,如今被刘守光一威逼利诱,立刻决定跟刘守光干了。
于是,刘守光的贩粮大业开始了。
*
冯道一边准备着接下来的秋收,一边关注着他家二公子换回来的东西,毕竟有二公子之前的不靠谱,冯道虽然给了他,可还真担心他会赔本。
可很快,冯道就发现,他错了。
刘守光舞文弄墨可能不行,可这做生意,绝对是好手。
刘守光担心对方黑吃黑,每次都带着所有人手出去,专挑那些不起眼的小部落,用粮食换羊和马匹,而且怕遇陷阱,还换一次就换个部落。
两个月下来,刘守光竟然换了几百匹马和上千只羊回来。
不仅把刘雁郎的那五百步兵升成了骑兵,还大大改善了整个平州的伙食。甚至连御寒衣物,也都改为羊皮了。
更有甚者,拜冯道所赐,刘守光终于知道了壮丁的重要性,居然领五百骑兵跑关外打了一个小部落,俘虏了上千人回来,送给冯道用来开荒。
于是,冯道手下的人手又充足了不少。
就在刘守光忙着贩粮装备自己兵力,冯道忙着将抢收大豆时,整个平州一片红火之际,一个消息,突然传来。
契丹来者不善!
*
“什么,契丹来者不善?”冯道疑惑的看着刚卖粮食回来的刘守光、元行钦和李小喜。
这契丹可不是他们卖粮食的那些零散部落,而是契丹的八大部落。
“我们这次和室韦交换粮食,听说草原最近秋旱,牧草死了不少,这时候契丹朝平州而来,肯定没怀好意。”元行钦解释道。
冯道顿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