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最后还是需要镇国公府的支持,“只要太子和镇国公没了,镇国公府就会为我所用。”
见景王都明白,宋青云没有再多嘴。
“殿下英明。”
“楚王的事情,用不着我们操心。”景王故意把楚王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回京城,为的就是让京城乱起来,让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暂时没有心思放在金陵这边。“县试已经结束,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疏忽大意,要让那些人老老实实批阅考卷,在发榜之前,绝不能泄露半点消息,明白吗?”
宋青云心头一凛,神色郑重地说道:“草民明白。”刚说完,他便想起一件事情,“殿下,等县试发榜后,您是不是要启程回京呢?”
“本王不打算回京。”
“您不打算回京?”
“本王打算院试结束后才回京。”景王心里清楚,县试结束后返京,一定会有危险。以太子和镇国公他们的手段,只怕会让他在回京的途中意外去世。“县试是科举考试的
“草民原本还打算劝说殿下留下来,现在看来不用了。”宋青云的看法跟景王一样,如果现在就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本王已写信给父皇,恳求父皇让本王留在金陵,继续负责主持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这段时日,景王不仅尽职尽力地举办科举考试,还暗中对付太子和镇国公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不少寒门子弟。他以前看不上这些寒门子弟,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有才,但是因为他们出身低微,很难有机会出仕,所以他没有心思在他们身上。
如今却不同了,寒门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要他们真的有才华,就能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届时就能出仕。所以他现在有必要结识他们,让他们为他所用。
所有人都觉得父皇举办科举考试,只是为了对付世家。其实,并不仅如此,最重要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以父皇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日后朝中的大臣都要通过科举考试。父皇对世家忌惮,一定会重用出身寒门的大臣。在这些寒门子弟还没有考中之前,与他们相识,并帮助他们。等到日后他们高中,在朝中任职,他们一定会支持他。
还有,母后说的对。他负责金陵这边的科举考试,对金陵的寒门子弟来说,他算得上是他们的恩师。不管日后他们支不支持他,但是对他,他们会心存点感激。
“殿下,明年的乡试,您不打算主持了吗?”宋青云道,“比起今年的三场考试,明年的乡试才是最重要的。”
“本王明白,本王会向父皇争取明年的乡试。”景王当然不想错过明年的乡试,如果可以,他还想负责明年的会试。不过,以他的资历,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他负责主持会试。但是,明年江南的乡试,他还是可以争取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成功地举办今年的三场科举考试。
“殿下,魏王那边要不要……”宋青云没有把话说完,但是意思很明显。“魏王如今身受重伤在彭城,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怕是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除掉他。”
“魏王?”景王讥诮道,“他算什么东西。”
“殿下,魏王可是太子的得力干将。”
“得力干将?你还真是看得起他。”景王满脸不屑地说道,“他不过是太子身边的一条狗。他用不着的我们出手,太子和镇国公他们会拿他出来做替罪羔羊。”
宋青云想想觉得也是。
“你还是好好对付李傕他们吧。”景王把手中的棋子扔进棋盒里,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宋青云,“你一直对他们手下留情,他们未必会领你的情。你再心慈手软,到时候死的可是你。”
“殿下的话……草民记住了。”宋青云站起身来,退后几步,接着朝景王行礼,“殿下放心,草民不会再心软。”
景王斜睨了一眼宋青云,语气淡漠道:“你最好能说到做到。”
宋青云心里一紧,面色一肃:“草民一定能做到。”
景王深深地看了一眼宋青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
守在门口的孟刚见景王出来,忙为景王撑伞。
“去贡院。”主持科举考试的地方叫贡院。县试已经结束,但是主考官们还在贡院批阅考卷。
宋家门口早已有马车等候。景王上了马车,问孟刚道:“贡院的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孟刚恭敬地说道,“贡院有重兵把守,没人敢在贡院或者附近闹事。”
景王轻点了下头,旋即靠在马车上休息。
片刻后,景王的马车抵达贡院。
贡院里灯火通明,但是却十分安静。
守在门口的将士见来人是景王,恭顺地行了个礼。
景王见将士们都淋湿了,吩咐孟刚去准备姜汤。虽然这段时日,金陵天气炎热,但是这两日因为下雨的缘故,晚上还是有些凉的。如果淋湿了,很容易受风寒的。
将士们忙行礼感谢。
景王走进贡院,就听到屋子里传来主考官们在争论,而且争论的非常大声。他心头微微一沉,忙走了过去。
主考官们争论的是这篇文章写的好,那篇文章写的妙。
他们告诉景王,参加县试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