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介子,这里再说个很好玩的笑话: 你百度搜索【介子是不是基本粒子】这个问题的话,会发现答案居然是【是】。 更好笑的是你点进答案,赫然可以看到一句话挂在最前边: 【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与之呼应的反夸克组成,它们通过强相互作用力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这种复合粒子】——最后这个四个字不觉得刺眼吗..... 这年头某个浏览器真的是越来越离谱了,又流氓又反智,简直和视觉华夏有的一拼。 视线再回归现实。 当然了。 丁肇中发现的J粒子对撞能级是3.1GeV,远远超过了现在这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量级。 因此现在朱洪元他们肯定没法找到具体的粒子,只能发现现象。 但是别忘了..... 朱洪元他们此时已经有了层子模型的雏形了。 虽然没有见到实际的J粒子,但他必然会将自己想象的微粒与层子模型....也就是夸克联系在一起。 换而言之。 这个现象可以成为层子模型的有力支撑! 这可比J粒子啥的重要的多了,毕竟J粒子只是一种次原子类型的介子而已,连基本粒子都算不上。 而层子模型影响的,可是整个基本微粒框架! 一张床和一块地基谁重要,傻子都分得出来。 而就在徐云思索之际。 一旁的赵忠尧也开口了,只见他略带思索的摸了摸下巴,对朱洪元问道: “洪元同志,莫非你的意思是.....在强子之下,还有一种更小的粒子存在?” 朱洪元沉吟片刻,没有把话说的太绝对: “怎么说呢.....比强子小肯定是没跑的——毕竟它是从质子内部被撞出来的,质子也是一种强子嘛。” “但它比普通强子具体小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目前可以肯定的就是....它的状态一定非常不稳定。” “要么它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独立存在,要么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会进行衰变——哪怕在微粒层面也依旧极短的那种。” “当然了,以上这些猜测的前提都是那个粒子并非臆想出来的虚物,总之我个人认为这个概率很大——它恰好符合我们原子能所在年初组内讨论过的一些概念。” 赵忠尧闻言与王淦昌彼此对视了一眼,又对朱洪元问道: “洪元同志,你莫非指的是原子能所今年提上来的那份元强子模型的综述?” 朱洪元坦然的点了点头,这个问题就容不得他保守了,干脆利落的承认道: “没错,就是那个元强子模型。” 赵忠尧顿时默然。 朱洪元和赵忠尧口中的元强子便是徐云熟知的层子模型,不过眼下这个时期它还没改名为层子,口头和文件上的名字都是叫做【元强子】。 实话实说。 朱洪元的这个解释没有任何数据佐证,更多还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导。 但至少从赵忠尧的视野看去,这个说法确实能够对喷注现象有所解释。 眼见现场有不少人表情茫然,朱洪元便轻咳一声,主动介绍起了这个元强子模型: “诸位同志,不知道你们对盖尔曼先生和奈曼先生在今年年初提出的、用强相互作用的SU(3)对称性来对强子进行分类的八重法是否了解?” “八重法?” 一旁的老郭闻言微微一怔,旋即便想到了什么,回忆着道: “就是那个对不同的粒子赋予不同的奇异数、将八个粒子联合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状态的方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从贵德县取回来的那批外文文献上,就有关于这个概念的论文。” 朱洪元朝老郭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那个方法。” “郭工,我们原子能所在今年2月份就得到了这篇论文,当时根据组内成员的讨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于是我们基于这个想法进行了自由探讨,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唔,有点类似洋葱一样可以一层一层被剥离的模型。” “咱们华夏文化里不是有个元的概念嘛——比如说人有元气啥的,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模型叫做了元强子。” 早先提及过。 老郭他们当初取回来的外文文件足足有一个铁箱那么多,这些资料的积累存在一个时间跨度,也就是满了一定数量才会“发货”。 因此这些资料虽然珍贵,但却少了一些时效性。 而朱洪元他们的原子能所位于首都,通过毛熊一些零零散散的关系及时拿到一两本期刊还是没啥难度的。 所以在老郭他们收到外文期刊之前,朱洪元他们就已经看到过了盖尔曼的那篇论文,甚至还进行过了头脑风暴。 八重法。 这是盖尔曼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根据对称性思想提出的一个强作用对称性的理论。 他指出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应满足SU(3)对称性,在数学上对应的是SU(3)群。 考虑到某些笨...咳咳,奔着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