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时候,同样也提到了这种方法。 早先介绍过。 中子与核的反应分为两种: 散射与吸收。 其中散射是一种广义的散射,即中子进入出核不变,简称中出。 这又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中子没有进入核内部。 也就是中子直接与核发生了散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弹开了。 这显然是一个弹性散射,能量与动量都守恒,这种散射也叫势散射。 ②中子被核吸收,但是又被放出来了。 这种情况稍显复杂。 当中子的能量恰好是核到达某个激发态所需的能量时,这个中子就极其容易被吸收: 从量子力学能级跃迁的知识可以解释这是为什么,这个过程称为共振吸收。 而后形成的复合核又将中子放出,并根据是否放出能量来分类为弹性/非弹性散射。 两种情况表达式如下: 非弹性 ZAX+ 01n?[ ZA+1X]?? ZAX+ 01n 弹性ZAX+ 01n?[ ZA+1X]?? ZAX+ 01n+γ。 没错! 聪明的同学想必一眼就看出来了。 共振吸收是对中子能量有要求的,所以它具有阈能的特点。 这样中子进中子出的反应,便是(n,n)反应。 至于吸收就更好理解了。 说白了就是中子进而不出核。 这种行为一共有三类反应: 一,辐射俘获(n,γ)。 中子被核吸收,而核通过释放加马射线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放出而重新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核子反应、也就是(n,p)、(n,α)。 中子被核吸收,而核通过释放质子、阿尔法粒子等非中子粒子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由于量子隧穿效应,可以认为氦核24He是一个整体,即所谓的阿尔法粒子。 三便是..... 核裂变。 没错,核裂变。 也就是中子被核吸收,而核通过裂变成多个子核的形式释放能量,使子核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这类反应虽然往往也会释放中子,但由于核的改变,所以仍然归为中子的吸收反应,而不归为散射。 但另一方面。 也并不是所有 235U吸收中子都会发生裂变,比如92/235U+ 0/1n?[ 92/236U]?? 92/236U+γ就是一个辐射俘获反应。 搞清楚这些之后, 剩下的事情就是有手就行了。 把(n,n)、(n,p)以及核裂变提取出来,再定义一个概念: 中子强度I。 它代表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中子数。 如此一来。 中子在这个过程中数量会发生变化: 可能被散射弹回去,无法穿过靶。 也可能被靶核直接吸收掉。 那么这种变化就表示为ΔI=?σINΔx,其中N是靶核密度,Δx是靶核厚度。 可以看出σ是一种概率,指的是中子被靶核散射或吸收的平均概率。 到了这一步。 就只要再把计算出来的近似概率叠加在一起求导就行了。 喏,你看。 原子弹大概万分之一的理论设计,就这么轻松的搞定了,是不是很简单? 咳咳...... 至少对于陆光达等人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因此很快。 整个项目组便开展起了热火朝天的计算。 “谁算一下两端同次碰撞项的合理性?” “华主任,散射后的中子速度应该不会产生超高能中子......” “u(x,t)=z(0)=z(?t)=u(x?bt,0)=g(x?bt).......” “报告,初解算出来了!” “mmp,到底有没有人一起去厕所啊?一个人不让出门的啊啊啊啊! ” 就这样。 在时间来接近夜里12点的时候。 陆光达写下了一个最终的公式: ∫z??J =uhsΣSφ?D??(r,t)+λs/3=limr→04πDA(rL+1)e?r/L=SA=S4πD。(深夜图片审核没上班,将就着看吧。) 写完后。 陆光达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轻轻松了口气: “呼.....非线性中子运输方程,总算是计算出来了。” ...... 注: 相信我,这个过程我已经写的尽量简洁了,后面就没推导过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