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好鱼的微笑: “没错,钱一同志,就飞行高度而言,U2侦察机目前在全球的确是头一档。” “遑论歼6了,即便是米格17这种全世界顶尖的战斗机,距离U2的航行高度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优化起来非常复杂,无论是抗压材料还是冲压发动机,都不是一张图纸或者一个优化方案所能解决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 钱秉穹下意识点了点头。 上辈子是战斗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战斗机的航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 如果一直小角度爬升,随着气压降低你会发现一个情况: 空速越来越低,但实际速度已经达到了很高,最终...... 进入死亡棺材角。 在这个角。 气压已经低到升力不足,但油门已经到头。 这时候机体加速无力,减速就失速,强行拉杆也是失速。 如果蓄积了足够的速度大角度跃升,到了最高点,会立刻失速下坠。 因此想要提高一架飞机的飞行高度。 除了发动机之外,还需要考虑翼型、机体材料、喷射燃剂等一大堆模块。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几乎就是重新设计一架飞机。 而飞机想要从设计图到实战环节,又需要很长很长的实验时间。 所以即便徐云能够拿出一份优化或者设计图,哪怕上头无比信任他,飞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正常落地。 想到这里。 钱秉穹感觉自己猜到了徐云的想法: “哦,我懂了。” “所以韩立同志,你的意思是......可以对防空导弹进行优化?” 孰料徐云却果断的摇了头,否认道: “......很抱歉,也不是。” “不瞒您说,我本人对于导弹可谓是一窍不通,去掉个弹字还差不多呢。” 钱秉穹: “?!” 徐云说的确实是实话。 导弹研发。 这在后世可是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 且不说军工和民用的壁垒吧。 光是工图、控制论、惯性导航、航空器设计这些专业,就不是徐云能轻易妄言的了。 徐云和导弹专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高数的研究还算比较深入,以及各种计算机程序略有研究。 所以你要是让徐云打个下手,提出一些边角的优化方案,说实话还是有可能的——不管能不能成功吧,至少可以试试。 但想让徐云直接拿出一个具备实战的新导弹模型...... 开玩笑。 这还不如指望他明天更新二十章呢。 眼见导弹和战斗机都被徐云否定了,钱秉穹的表情不由愈发疑惑了起来: “那么韩立同志,你说的打下U2是指......” 徐云朝他神秘一笑,伸出手指指了指天上: “钱一同志,除了战斗机和导弹,你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上天?” 钱秉穹再次一愣。 能上天的东西? 这可就太多了。 鸟可以上天。 气球可以上天。 前年面世的59式坦克据说将来也能上天...... 蓦然。 钱秉穹忽然想到了什么,诧异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莫非你说的是....卫星?” 作为目前国内原子能事业的领头人。 钱秉穹对于很多前端项目的了解,要远高于叶笃正甚至老郭和陆光达等人。 因此他很清楚。 虽然如今卫星研发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但在未来的规划中,卫星武器确实是一项可能实现的技术。 这项技术甚至比气象多普勒雷达出现之前的雷达研究位次还要更高,只是因为此前提过的原因项目被搁置了而已。 并且与战斗机不同的是。 卫星的设计图虽然同样复杂,但难度上显然要比战斗机容易的多——至少不用考虑风洞测试,光这一步就赢太多太多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换源App】 然而就在钱秉穹认为自己猜对答桉的时候,徐云却再次摇了摇头: “钱一同志,我说的并不是卫星哦,不过离卫星已经很近很近了——无论是概念还是现实位置上的接近。” 钱秉穹脸上立马冒出了一个问号: “?” 随后徐云轻咳一声,转身看向了叶笃正,对他问道: “叶主任,你是气象专家,所以应该知道大气层随高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有着不同的称谓吧?” 叶笃正点点头,这算是他的专业领域: “没错,所谓大气层,指的就是因重力原因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 “目前根据从近地表到天空的气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