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叹息过,要是国内有一台这种设备那就可好了..... 嗨,自己想这些干啥? 接着孙俊人摇了摇头,将注意力拉回了现实。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有些感慨的对徐云说道: “机械流水线....恐怕国内还要好些年才会拥有这些技术和生产能力。” “不得不承认,比起那些欧洲国家的科技水平,我们目前的进度要逊色于他们很多。” “不过韩立同志,俗话说得好,土人也有土法。” “别看这几位操作员没有那些机器辅助,我敢跟你保证,他们的手工精度可不逊色于那些机器设备分毫。” “哦?” 徐云眉头一扬,不过旋即便意识到了什么,猜测道: “莫非这些同志就是八......” 孙俊人嘴巴一咧,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没错,他们都是国内顶尖的八级工。” 听闻此言。 徐云看向几位操作员的目光顿时不一样了起来。 妈耶?! 这就是传说中的八级工? 上辈子是八级工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 兔子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把工人技术等级分为八级。 一级最低,八级最高——工资也与之对应。 一般来说。 在那个年代只要能评上“五级工”或者“六级工”,就可以在企业和社会中都有很高的地位。 至于八级工...... 不夸张的说。 如果只把范围限定到八级的纯技术工种,那么他们比院士的数量还要稀少。 更关键的是。 兔子们的八级工授予其实经历过两个阶段。 一是六十年代。 这个时代的八级工数量很少很少,授予的批次不超过十次。 二则是九十年代。 这个时期出现的八级工非常多,后世很多人口中的“我爷爷是八级工”,指的大多都是这个阶段授予的工等。 也就是所谓的八级工之间,亦有差距。 在眼下这个时代。 八级工的水平就相当于人形自走车床。 兔子们的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颗核武器的起爆部、 第一颗卫星的零部件...... 全是出自八级工之手。 真·手搓核弹。 因此眼下得知这几位五十多岁、容貌和衣着都很平凡的大老居然是八级工...... 徐云的心态立刻就变了。 这些大老的动作在后世滤镜的加持下,仿佛带着一股莫名的“道蕴”。 比如那个在扭螺丝的大老。 他的力度、频率一定带着他数十年工龄的感悟吧? 还有那个在焊接CUC接口的大爷。 每颗溅跃开来的火花角度,想必都在他的计算之中吧? 还有那个拿着锉刀的大叔。 此时正捂着左手,显然正在进行着某个特殊的仪式....哦,是力度太大划伤了手指啊,那没事了....... 而就在这些八级工大显神威的同时。 徐云忽然发现。 不远处的保铮等人,也开始用板车推来了几个设备: 这些设备外观都是高度在一米五、长宽50厘米左右的长方体, 它们通体黑色,金属材质,外表还缠绕着许多线圈。 这些长方体金属原本都被安置在一旁的帐篷里,还被用各种布料遮挡住了视线,因此徐云一开始倒确实没发现这些东西的存在。 不过从阵势上来看。 这些金属长方体显然非同一般。 随后徐云仔细观察了一番这些玩意儿,发现判断不出它们的身份后便把目光转移向了孙俊人: “孙工,不知道这些东西是......” “哦,你说它们啊。” 孙俊人眨了眨眼,双手别到了身后,看似澹定的说道: “这就是用于存储信号的设备,也是从首都那边运过来的,要不了多少钱。” “这些存储桶内部由50个24寸的盘片组成,每个桶可以存储1.2MB的信息。” “再通过串联、外接延迟设备,可以做到在运作后存储15MB的数据。” “根据我们的计算,气象多普勒雷达需要的实时数据储量在10MB左右,其他余量可以通过限位孔设备进行导出来。” “虽然整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纸材,但对于国家...唔,国家级项目来说,倒也不是难以负荷。” 孙俊人的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语气也没什么波动,仿佛保铮他们推来的只是几个铁桶似的。 如果换做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估摸着多半也就信了。 但徐云不一样。 在听到‘信号存储模块’以及后续的构造的时候,他便已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传闻中的【那个东西】..... 原来真的存在! 其实吧。 徐云在和老郭聊设备原材料的时候就有些奇怪: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