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敌(“北疆无世家,她欲南下称...)(1 / 3)

卫家女 三水小草 2140 字 11个月前

得了恩师所答, 伍显文心情极好,

想到还要去定远公府接晴娘,他便先与恩师告辞。

转过竹林要出院门, 有一人从身后叫住了他。

“之前听闻伍侍郎为边市之事忧心,今日一见气色甚好, 下官也放心了。”

伍显文一见此人, 难得露出了几分笑意。

“韩录事从何处听来的无稽之谈?我只忧心世家愈福百姓愈苦,此税法之弊也,近日我少来恩师府上,乃是事要做。”

那人摇摇头道:“伍侍郎总是有事,也要珍惜自身, 之前朝上凶险,下官从别人口中听来亦心惊胆战。”

来人年三十上下,身高臂长,长了一副白净端庄样貌, 穿着一身整齐蓝衣, 举止皆有风度, 与相貌平平的伍显文站在一起, 倒更像是正四品的户部侍郎,谁又能想到他不过是个从七品的门下省录事?

伍显文对他的态度也比对旁人好得多, 倒也不只是因为此人他一度想收作妹婿。

韩熹比伍显文小几岁,科举授官却只比伍显文晚一年,本也是一难得的才俊, 偏偏时运不济, 他昔日上官乃是废王逆党, 他好歹撇清关系,还是被几度贬谪, 一度沦落到了朔方去当县令,还是他的几位同年为他周旋许久,他今年才回了东都,在门下省当起了小小的录事。

在伍显文心里,此人也是难得实干之才,两人站在一处,旁人也见不到他,他也更乐得与之相交。

“不用为我担心,倒是听闻你病了许久,如今可好了?”

“多谢伍侍郎关心,大概是久居西北,回了东都有些水土不服,如今已好了。”

伍显文记挂妹妹,又说了两句就转身快步离开,韩熹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有人唤他饮茶,他才慢慢转身又往竹林中走去。

定远公府内,裴道真还没走,难得有暇,卫蔷与他和崔夫人讲起了新罗内乱之事。

自古以来,人们便重中原而轻四方,如今的大梁人连南吴都不放在眼中,更遑论新罗那等偏僻小国,裴道真也一样,对于“渤海国”“新罗国”这些地方也只略知其名,偶尔见了什么稀奇貂皮之类,听人说起才知是从海东国而来,至于新罗,因其无甚物产,他所闻便更少了。

倒是好读游记和野史杂谈的崔瑶知道的比他更多些。

听卫蔷说在前唐助力之下一统半岛的新罗国又陷战火,裴道真叹了口气道:“只在史书上读到过前唐苏烈大将军夷百济灭高丽,生擒其国主,没想到如今新罗衰微,弹丸之地又有新国将立。”

“李萱意取完山州,若成,大有可能封官建国,如此,北有王建,西有李萱……新罗内乱,海东国衰微,黑水诸部刺史亦不能同心同德,蛮族觊觎白山一带已久,若是给他们喘息之机,他们怕是要一统三山之地。”

白山黑水,丛林中猎熊擒虎的部落……随着卫蔷所讲,裴道真和崔瑶皆心驰神往。

伍显文站在门口,本想与国公打声招呼,却也不知不觉听得入了神。

中原之外的人世间,亦是广阔无垠。

昔年在青州,伍显文亦曾专程去往登州看了海,见天海相接,他自以为也到了一方之极,此时一想,觉从前自己不过一井蛙耳。

卫蔷在诗书一道上连自己十二岁时都不如,关于北方各势力的来龙去脉却是博闻强识,讲完了新罗再讲海东国,最后复又讲到蛮族,她茶都喝了七壶。

恰好伍晴娘授完了课,卫燕歌亦回了府,卫蔷招呼他们互相见过,一起用午食。

今日风稍大,卫蔷干脆就将午食摆在了正堂,一人一案。

因有客,虽然不是设宴,大厨娘也用极了心思,春笋干、蕨菜干泡发后混着猪腿肉做了笋蕨馄饨,再做了轻薄的饼,内里夹了新韭肉丁,在釜中以油烙制而成,正是如今世家才稍有所见的油饼,因比烤出来的饼更白,被称作羊脂韭饼。比如此用心且应时的馄饨和饼,菜反而要简单些,一道茄子,就是将茄子破开以葱白香酱加油焖至酥透,一道蒸羊肉,配了蒜酱。

裴道真心知国公平日朴拙,如今在饮食上突然用精细,定是崔夫人用了心,就如大梁少见的笋干、蕨菜干,定是崔夫人所供。

崔瑶拉了伍晴娘与卫燕歌坐在榻上,一左一右都是寡言之人,她也毫不介意,一个静雅一个俊美,她喜欢还来不及。

卫蔷身边坐了伍显文和裴道真,吃着饭,就说起了后院这帮“北疆待选官”的北去之期。

“几十人连带细软,总要百人护送,我亦有一库财物想要送回北疆,只能等燕歌返回北疆之时,怎么也要再过一两月。”

伍显文极爱这馄饨,吃了一碗又添了一碗,抽空说道:“到时还请将晴娘一并带去北疆,至于我,若国公大人不嫌弃,待今秋秋粮入库事了,我就自请出为丰州刺史。”

丰州有边市,虽人口稀少,亦被算作上州,上州刺史正四品,看似与户部侍郎同阶,一个是边州远官,不知哪年能再入东都,一个是六部堂官,不仅日日得上朝,文思殿议事也有一席之地。

二者如何能比?

这分明是自贬。

裴道真不禁抬起了头,却见伍侍郎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