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渊大泽,古剑奇谭(4k求订阅)(2 / 3)

书院。

虽然书院对学生的管教很松散,但刚入学没两天就翘课,总需要当面讲一句。

来到书院法门,贾岩正在后舍书屋里看书,见到余闲,他就露出笑容:“云州之行,收益颇丰啊。”

“贾先生都知晓了?”

“云州的动乱消息传来了,再看你神清气爽的,想必此行很顺利。”

贾岩抬手示意了旁边的座椅。

待余闲坐下,他就简单询问了一些云州的情况。

得知之后,贾岩长叹一息:“傲梅公当初的忧虑,果然应验了。”

余闲试探道:“老师也早早预感到天下将有乱局?”

贾岩点头:“吏治败坏,怎能不乱。现如今别说云州,燕幽那边的时局也不太平,即将秋收,那些匪徒又趁机出来抢掠了,傲梅公这几日正忙着跟都指挥使磋商,加紧防御之事。”

余闲不由喟然一叹。

昨夜他躺床上入睡前,例行的三省吾身,反思起王朝崩毁的几个要素。

一,天灾人祸。

二,吏治败坏。

三,经济凋敝。

四,阶级矛盾。

五,外敌入侵

六,帝王昏庸。

不反思不知道,一反思吓一跳。

当今看似强盛的大景王朝,除了后面两点,其余四点几乎全占了!

他也终于意识到了,大景背后的隐患有多大,难怪皇帝、杜隆他们一天到晚的谋划着变革。

作为大景王朝的既得利益者,余闲自然希望大景风调雨顺,于是他开始忧心国事,足足忧心了几分钟才酣然入睡。

“既然圣上委任你差事,想必是对你寄予厚望的,接下来你应当多给社稷贡献些力量。至于书院这边不需操心,以你的天资,明年开春的评级过关应该没问题。”贾岩勉励道。

何止是过关,评个优秀都大有可能,就冲余闲扮演狗官将律法玩弄于股掌的表现,连学识渊博的贾岩也是自叹不如的。

法夫子曾有云,法家人分为三等,下等是死记硬背律法条文,中等是能将律法活学活用,上等是寻觅律法的破绽漏洞,为己所用!

像当初的沉修,在书院修习时,也只是得了个中等之姿的评价。

而像余闲这种上等资质的学生,教授律法已无太多意义,需要更多的引导他们实践,让他们亲眼见见天下众生的疾苦,确保他们不会走歪路。

“既然新任云州知府是你二叔,或许你可以适度给你二叔一些建议,比如做一些律法调整、改善吏治,若是你能做到这些,评级我直接算你过了。”贾岩的教学思路十分开明。

“贾先生,你太高看我了。”余闲苦笑道,果然【文昌】应验了,连正常的日常修习都免了。

“你若是不行,其他人更没指望。如今傲梅公在燕幽施行变法,但愿你也能在云州给他老人家一些支持。”贾岩语重心长地道。

余闲知道变法的阻力肯定很大,感念杜隆对自己的殷切提携,余闲还是愿意助一臂之力的。

又絮聊了几句,余闲忽然问道:“贾先生,你知道这天下间,哪里有云雾缭绕的大泽地吗?”

贾岩一怔,迟疑道:“天下辽阔,泽地数不胜数,你具体是想问哪一处?”

余闲就把观运盘显示的那个大泽地风貌描述了一番:“对了,在大泽地的东面,似乎是一片汪洋大海。”

贾岩一挑眉头,沉吟道:“我怀疑你说的应该是天渊大泽。”

余闲觉得这名字貌似有印象。

贾岩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书名《山海志》。

他放在桌上信手翻了一会,停在其中一页,然后反转书籍推到了余闲的面前。

是图文并茂的书页。

余闲看到那张地图时,就大致有谱了。

这张地图,和前世的故乡地图,似是而非。

这又得是月亮惹的祸,导致海平面上升,故乡东部的许多地区都沉入海中,近海一些地方也变作了泽国。

其中,天渊大泽就是这么诞生的。

在云州的东边,由于常年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而得名。

“你怎么会突然问这个地方?”贾岩费解。

“是我……做梦梦到的。”余闲搪塞道。

贾岩的眉头突地一皱,道:“你居然梦到了天渊大泽……按照道教的说法,或许冥冥之中你和这地方有些宿命关联。”

“这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些古时的遗迹。”

余闲一听,还以为是前世故乡的建筑遗址。

然而贾岩接下来的话否决了他的臆测:“是天渊城的遗址。”

闻言,余闲立刻想起了道夫子赠予的太斗剑。

道夫子曾说太斗剑是天渊部落的名匠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