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3 / 4)

安也只穿了一身皮甲 , 她双手拉着马缨 , 伏在马背上 , 胸口压着长枪 , 一马当先往前冲锋 。

赶在太和城城门关闭之前冲进去 , 然后留下一部分人手看守城门 , 其余人径直冲入南诏王宫请人 。

在冷兵器时代 , 骑兵足以凌驾于所有军队之上 , 人马加起来数百斤 , 全速冲锋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抵挡 。

很快李长安就看到了太和城门 , 她没有开口 , 猎猎风声会吞没她的一切声音 ,

她来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 她的将士只需要随她冲锋 。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

数日在山林中同吃同住 , 一起撒药粉驱赶毒虫 , 一起煮沸泉水 , 一起被蚊子咬

…... 她身后的这些士卒是她患难与共过的袍泽 。

城门处的南诏士卒刚反应过来 , 甚至没来得及质问这些人是敌是友 , 便被冲开了 , 他们甚至只看到了一片乌黑色的云 。

快要入夜了 , 街上没有多少人 , 李长安也无意伤人 , 她目标明确按照脑中的路线往南诏王府冲锋 。

「 凤伽异 , 吐蕃那边的使者你安置好了吗 ?“ 阊罗凤愁眉苦脸 。

这些日子和大唐焦灼的战争让他忧愁极了 , 他已经看出了大唐是打算依靠国力和南诏耗了 。 可大唐地大物博 , 国力强盛 , 南诏如何耗得过大唐呢 ?

偏偏屋漏还逢连夜雨 , 吐蕃那边又派来了使臣说吐蕃愿意和南诏结为兄弟之国 。

吐蕃是能和大唐相抗衡的强大国家 。

但是闻罗凤打心底里不太愿意和吐蕃结盟 , 一来他自小就学习中原文化 , 非圣贯书不读 , 对大唐有着更强的文化认同 ; 二来吐蕃和南诏接壤 , 时常派人劫掠南诏 ,

阈罗凤对强盘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

就在阈罗凤对着儿子大吐苦水的时候 , 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刀兵之声 。

“ 王 , 唐军已经打入王宫了 ! “ 一个侍卫破门而入 , 面色慌张 。

阈罗凤惊骇站起身 :“ 什么 ! “

昨日传来的消息唐军分明还在黎州和自家军队对峙啊 , 怎么现在就打入了王宫 ?

忽然 , 阊罗凤想起了自己曾看过的几本大唐兵法 , 面色青白 。

他终于想起来了东突厥是如何灭亡的 。

“ 先走 。 “ 阊罗凤当即立断 , 他和他的儿子都在这儿 , 倘若他们父子都被唐人加死 , 那么南诏就真完了 。

「 南昭王就这么着急走吗 ?“

一道略带些沙哑的声音从殿外响起 。

阈罗凤猛然拙头 , 几个身穿皮甲的唐军已经迈入了殿内 , 为首者是一个手持长枪的女子 , 她的枪头上还在往下滴血 。

“ 寿安公主李长安 , 特意来请南诏王过府一叙 。 “ 李长安拿起长枪 , 枪头停在罗凤睽吭前三寸处 。

不过半刻钟 , 像具尸体一样被搁在马上的阈罗凤请出了太和城 , 同行者还有他的儿子和留在王宫中的几个重臣 。

只是南诏小国没见过世面 , 一个个知道被公主亲自上门邀请竟然都乐晕了过去 , 多亏寿安公主不辞辛劳特意安排了人把他们都放在马上带走 。

回去的路上便没有那么多忌惮了 , 哪条路快就走哪条路 , 日夜兼程先远离太和城 , 中间再随意找个地方睡一觉 。

“ 唉 “ 李长安骑在马上忽然叹了口气 。

觉得自己没捞着打探情报功劳的赵国珍立刻凑了上来 :“ 公主有何忧愁 , 臣愿为公主分忧 。“

李长安感慨 :“ 要是我的几位好友能与我同行就好了 , 我有几位好友善写诗赋 ,

必定能将我的微未功劳写入诗中 。“

少数族群出身 、 打仗不错但是真搞不懂诗赋的赵国珍默不作声悄悄驱马远离了李长安 。

“ 岁蔓百草零 , 疾风高冈裂 。“

杜甫牵着一匹瘦马 , 走在道路上 。

前段时日他和他先前那些 「 友人 “ 渐淅断绝了关系 , 孤身一人在长安城生活也吴寥了下来 。

今日好不容易提起兴趣 , 想到这个时候友人别业中的菊花该开了 , 想要上门去讨一杯酒喝 , 便牵着马出了长安城 。

只是行到半路 , 路两边的风景却着实让杜甫没有兴致再去拜会友人 。

长安城内尚且能维持勉强的繁荣 , 长安城外却已经萧瑟无比 。 杜甫出门没走多远 , 一转小路 , 便在路边看到了两具尸体 , 尸体已经腐烂了小一半 , 上面满是白色的蠕虫 。

那两具尸体上连衣服都没有 , 衣服值钱 , 早就被人扒走了 , 只留下没有价值的尸体在路边腐烂 。

今岁炎热 , 又迟迟不下雨 , 四处都出现了流民 , 此事杜甫知晓 , 可他一直不出长安城 , 却不知道长安城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