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以前立起来的贞节牌坊朝廷不追究,但往后各地不许再设贞节牌坊。这项旨意刚下达的时候,反对者此起彼伏。更有脾气杠的,非要立牌坊。哪知陛下一句话,违令者全族不得科举入仕,直接让那些吵得最凶的人闭了嘴,打擂台般立到一半的牌坊纷纷推倒。
寡妇尚且如此,更别提和离。
因此这话一出,娘家人半分不惧,反倒是婆家哑口无言。他们两家门当户对,还真没想过和离。
“亲家,你看这事是不是在考虑考虑。”
娘家人怒斥:“考虑个屁,再考虑下去,我女儿命就没了。老大,去惠安伯府开设的医馆请人,行剖腹产,不管此术带来什么后果,我们担着!”
娘家大郎刚要出门,却见邵林行色匆匆赶回来,“快!爹娘,岳父岳母,着人准备马车,多铺几床被子,我去抱元娘上车。”
“做什么?”
“我去刘家医馆问过了,他们说医馆有专门给人做剖腹产的手术室。寻常人家的家中不好做手术,需得去医馆。”
婆家人:“啊?剖……剖腹产,开肚子呢,邵林,你不怕元娘……”
儿子哪能不了解自家父母,一听就知道他们想什么,急得跳脚:“爹娘,救命要紧吧!”
娘家人神色缓和,这亲家虽然不怎么样,好歹女婿是个好的,而且女婿也压得住亲家。有女婿催促,娘家婆家一起出力,将人送至医馆,等在手术室外。
半个时辰后,母子平安。
邵林喜极而泣。
有了第一例,就有第二例。而这些因剖腹产得以大人小孩都平安的人家便自动成为了宣传者,一传十,十传百。消息走出京师,行至大江南北。
有了剖腹产带来的良好效果,其余外科手术也开始得到机会,逐渐被人接受。慢慢地,各地医署都建起了手术室。
胤礽顺势创办大清第一所医学院校,刘太医与刘夫人分别担任校长与副校长。他们一边做研究一边教学,整个晚年都在医学院和实验室度过,偶尔也会现身医馆手术室进行指导。
这一生他们教出了许多医学人才,甚至后来名满大清的杏林泰斗,七成是他们的学生。他们也在史书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更是被后世称为“中华医学改革之父”与“中华医学改革之母”。
当然还有一个为医学的进步殚精竭虑之人,胤礽,他的帝王本纪之上又多添了一笔,成为史上本纪篇幅最长,功绩最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