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1 / 4)

第三十五章

这学校工作量大了,人员也就不限制男女了,事实上,在学校教书的师傅们,可都是接了他们的家眷过来,因为学校允许携带家眷,住的还是三层的小楼,老师的宿舍和学生的是差不多的,唯一差别大概就是,老师宿舍的房间更大更宽敞。

老师宿舍的房子是属于两室一厅一卫,没有厨房是因为学校食堂就在附近,学校有大小两个食堂,大食堂是面向全部师生使用,吃多少都不花钱的那种,唯一不好的是没的挑,食堂做什么你吃什么。

小食堂就不一样,做的更精细些,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人,有银子的话就可以来这里点菜吃,那做法自然是比大锅饭要好吃一些。

虽说小食堂也收费,也只是收取了一些加工费,比外面还是便宜很多的。

宿舍为什么不允许做饭,也是因为古代防火的问题。

至于若是想要喝热水,学校的宿舍装有大锅炉暖气,只要在锅炉房打上一壶热水到家里头,基本一天的热水都可以解决。

没错,自从有了玻璃,承祜就按照回忆让人弄出了暖水瓶来,倒也不是太多的科技技术,内胆就是双层的玻璃,夹层中的两面镀上一些金属,抽掉空气,用木头做塞子,在外面包一层编织的保护壳,冬天能放热水,夏天能放冰水。

就这玩意,宫中早已经流行来开,民间卖的并不多,主要是量产跟不上,现在技术学校有将近四百个学生,外加老师傅们一起,倒是可以展开工作。

不过这些都算是暑期工,学习的时候还是专心的学习,以后有的是机会。

暑期工的工钱是老师傅们的三分之一,如果报废品几率高的话,会被计入学习成绩当中,影响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成绩,甚至是影响毕业和就业。

毕竟这都是技术活,要是明显技术不好的,只能想办法做别的活了。

康熙又不是搞慈善的,白养一群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幸学校的老师傅教的认真,底下的学生也学的认真,这学习效果都赶上好几年的学徒了。

其实并非是因为学生认真,而是知道了原理,学了相应的知识后,一通百通的道理就是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非要给这些孩子加入文化课的原因,按照大胖儿子的梦里,里面的人读书是常态,不识字反而比较少,出门也不方便。

虽说这样不利于管理,可他实在是太缺人手了。

唯有让小部分的人先识字,才能帮助生产力发展起来。

相比只看重眼前那点蝇头小利的,康熙明显看的更长远,满人不可能一直掌控天下,按照他所看的历史书籍,唯有民富安康,这统治的时间才会长久。

若是无节制的压榨百姓,迟早也会跟前朝一个下场。

说是他们打下的江山虽说也没错,但是,最重要的因素的,前朝已经失去了民心,否则他们哪有这般的容易。

想起多尔衮走的那一步,虽说能迅速的做到镇压效果,但蛮子的行径也在百姓的心目中留下极深的印象。

光是为了改变这个印象,康熙都不知道要走多少的弯路。

自从有了大胖儿子的帮助,康熙在民间的声望有所好转,因为有银子了,他的目标就变成了修桥铺路,最起码放开剪发的事,让百姓对康熙的看法有所改善。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康熙还是很重视百姓的看法的,跟多数的皇帝都不一样。

大概跟他童年的经历有关,别人的童年无忧无虑,他却是不同,自八岁登基以来,他的身边就环绕着各种阴谋和权力。

当然了,也有奏折送到他面前来,比如百姓生活不易等等,这让小小年纪的康熙对百姓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年鳌拜只想把控朝政,对这些事丝毫不在乎,若不是他对太皇太后还有些忌惮,怕是康熙想夺权更加的不容易。

正因为当初的艰难,康熙才更不能允许有人骑到他头上来,有鳌拜的前车之鉴,这些老家伙还当他是八岁好欺负吗?

或许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愿意面对,他这个皇帝已经长大成人了。

这些老家伙要是老实点还好,若是不老实,他也不介意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雷霆之怒。

三藩他都敢打,这些个老家伙更不在话下。

对于打仗,承祜是太明白了,他经历过无数的战争,冷兵器也好,热武器也罢,对百姓来说,都是劳民伤财的。

可这些又不得不打,平西王等人所作所为,不光是踩着他阿玛的脸打,更是要分裂整个华夏土地,想做土皇帝?看你有没有这么个命!

就是承祜记忆力,打的时间也不算太久,只不过那时候他阿玛掌权不久,对八旗还没有那么的权威,这些人表面打仗,其实就是在赚取军饷和粮草的银子,可恶至极!

否则根本不用打那么些年,八旗的战斗力,在那个时候还是有点水准在的。

哪怕一开始没有准备,也不改拖的那么久。

承祜每天放学后,就被康熙抱着看奏折,有时候看累了,康熙就让这小子来念。

阿玛你敢不敢更偷懒一点!

倒不是承祜想听他阿玛的话,他都说自己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