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时间太长了,太长了,太耽误咱们赶英超美的计划了!”
二队的生产队长李开路不同意地说:“只顾工业生产可不行,咱们是农民,不收粮食,怎么吃饭,咱们又不像城里那些干部和工人,每月有口粮供应。”
“对啊,大家都饿着肚子,咋个进行工业生产?让你饿着肚子拉风箱,你愿不愿意?又热又饿,谁能受得住?”
“人家说一天等于二十年,那就是个说法,要真是那样,你睡一觉起来,岂不是要变一头白毛了!”
要是这么说,再有两三天你就该进土里了,是这意思不?
一队的生产队长柳文明去了水库,二队和三队的生产队长年纪超过了50岁,就一直呆在大队里。
三队的生产队长是吴二有,他是吴金喜的拥趸,立马站起来反对李开路:“咱们没说不收麦子,只不过现在不是一切都得向铁元帅让路么?别的地方又不是不收粮食,咱们国家这么大,还能缺了粮食吃?俺不信!”
我擦!还真是不想收粮食!不收粮食你打算让三队的社员吃个屁呀!
再说,俺看那报纸上可都写了,说是今年咱们这里麦子能达到亩产3000斤!3000斤是啥意思,会计,你给俺们算一算,就咱们大队这么两千来亩地,能产多少粮食?”
可惜大队会计不在这,被征召去了水库工地。
现场有会算的,像林谷雨,不过没人搭理他,他跟吴金喜这段时间是在太讨厌了。
吴二有顿了一下,没人帮他,只好自己趴在那,扒着十个手指头算来算去,“3000斤一亩地,咱们大队有2600多亩地,有的地要种棉花和春红薯,就按2000亩地算,那一年就是····就是······
以他小学二年级都没读完的水平,到最后也没能算清到底该是多少斤粮食!
不过,他满不在乎,“反正怎么着也得有好几百万斤呢!咱大队才多少人,一天吃五顿饭也吃不完这么些粮食!”
村里这些上了年纪的社员,没几个人识字的,他们也不在乎具体的数字,只觉得好几百万斤粮食已经是非常非常的多了。
“好几百万斤粮食,就咱们这些人咋可能吃的完哟,咱们一个两个的又不是猪!”
“哈哈,吴瞎儿,你眼睛不好使,可没听说你肚子不好吃啊,俺看你吃饭可不就跟猪一样嘛!”
“···········”
看着他们在这么严肃的问题竟然如同玩笑一般,林谷雨突然觉得内心里一股怒气突然就窜了起来!
他们现在还很轻松地在这嘻嘻哈哈,确不知道,马上等待他们的就是一场长达3年的灾害,数月不下雨,麦苗干死,粮食减产,人人饿的皮包骨,这些不只是说说而已。
在场的很多人可能都会因此再也笑不出来。
跟村子里的人一起生活了几年,虽然也有鸡毛蒜皮的事儿让她不开心,可很多人都很热情淳朴的,大城市里缺少的人情味儿,她在这里都感受到了!
村里人虽然不富裕,可大家都不见外,不会给人像后世的城市里那种客气到疏离的感觉。
这个婶子今儿给你掐点自家菜园里的菜,那个大娘送几颗自家种的南瓜,偶尔来问你借点盐巴和大酱,日子繁琐却温馨,林谷雨感觉到了久违的平凡的幸福。
就算有像柳大嫂这样惹人烦的人存在,可多数时候林谷雨并没有多烦恼,就像是平淡生活的调剂品一样。
当着你面说你坏话甩脸子的人,不会是心机叵测的恶人,跟这样的人相处她觉得很简单,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没有虚假的伪装。
林谷雨现在还蛮适应这种可能在后世都市精英眼中浪费生命一样的生活。
特别是,吴二有提到3000斤,她崩了好几年的弦儿一下子被扯断,冷不丁地站起来大声说:“三队长,你知不知道,报纸上说的3000斤一亩是预计的产量?预计什么意思?你该懂吧?
预计的数可能准也可能不准!
在没把麦子收进仓房之前,谁能知道今年麦子的产量是多少?
在座的各位,哪一个心里觉得3000斤是板上钉钉了?按照这个标准来算口粮,你是不是开玩笑,当社员们都是傻瓜呀?
咱们村,前年麦子产量350斤左右,去年好一点,差不多400斤,今年就能增加10倍,一下子变成3000斤?问问你们自己心里信不信!
按照去年的产量来算,不算征购粮,交完公粮咱们每人每天也就1斤的粮食量,每天也就能吃上一顿干饭,很多么?交完征购粮,多少人得啃好几个月的红薯窝窝头才能熬到麦收?你心里没数么?
还有,别的不说,就说直到现在也没下通知说免除农民社员的公粮,如果社员们都不去地里收粮食,那公粮要怎么交?征购粮任务拿啥完成?”
一口气把憋在心中好久的话,全都吐了出来,还嫌不过瘾,把那些不敢当面说的人,在了心里又吐槽了一遍。
那个在报纸上吹嘘学习苏联科学种田,亩产可达几千斤的记者,我谢谢你全家!
还有那个提出用‘框算法’来预估今年粮食产量的人,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