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前线的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 赵潜负责的粮草这块, 太子果然开始刁难。
如今的太子, 谁也说不清他是什么心思, 在前线生死一线的不只是他的兄弟,还有他的父皇,但是,太子在收到前线告急的信件后, 态度反而暧昧起来。
赵潜第一次,明晃晃地和太子起了冲突,联合四皇子, 对着站队、旁观的大臣们威逼利诱, 越过太子, 直接按照皇帝传来的旨意, 如数将粮草、武器补给了过去。
在太子全权代理朝政的京城, 能做到这样,非常难。但是赵潜立场坚定地站在了皇帝那一边, 或者说,他坚决不站在太子这一队。
四皇子同样,他绝不愿意皇帝在此时出事,让太子得了便宜。
赵潜这样违背太子行事,四皇子又在里面搅浑水限制着太子, 整个京城的气氛都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皇子府里, 赵潜每日回来就和徐思远在书房商谈, 一谈就到半夜。
明澜正在坐月子, 外头的事被赵潜瞒着,一无所知。只知道女儿的洗三和满月因为战事的关系都没有大办。
直到出了月子小半个月后,西北传来大捷,皇帝砍杀了胡人首领,待平定余下残余势力,不日就能班师回朝。
赵潜更忙了。
明澜也微微察觉了外头形势的变化。
等到皇帝班师回朝的具体时间传了过来,赵潜才将近两个月的事情细细给明澜讲来。主要也是让她心中有数,免得外出交际遇上太子一系,受到敌对吃了闷亏。
明澜正在哺乳期,小女儿老规矩,由前头的哥哥小粽子给取的小名,小粽子牢牢记住了当日放的燕子风筝是给妹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叫小燕子。明澜可不想女儿以后“太过活波”,赵潜也不要这名字,想了个偷梁换柱的,建议叫小雁儿。坑妹的二哥大人好不容易同意了。小雁儿比前两个哥哥娇气,为照顾她明澜费了不少心血。
自己养孩子才明白为人父母的艰难。这六个儿子,皇帝对太子绝对是如同明澜对小猴子那般尽心尽力,可如今却换来太子要置皇帝于死地,皇帝的心情,明澜都能想象出来。过几日,等皇帝回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皇帝在军中就听说了京城的事情,即便是亲父子,他也不会真的将大后方彻底交给了太子,看看留在京城的三个皇子各守一派便可知一二。
因为这事,西北大胜都不能让皇帝的心情好转多少,独自在帐中看到信件时,皇帝甚至气得吐出一口血来。
同样的道理,太子不会不明白,他不至于蠢得真置皇帝于险境而不顾,只是态度微微犹豫了一下,老三和老四就闹将出来,将他彻底架上了油锅……
马上就要过年的时候,皇帝的队伍安营扎寨在郊外,军队里异状突生……
早有准备的皇帝,半个时辰就将所有叛军拿下,叛军首领,本是军中副将的李岩宁死不从。朝廷最终从他的尸体搜到了太子信物……再搜查这些人的营帐,太子密谋的信件随之曝光……
皇帝气得昏倒,醒来后,甚至赶不及奔回京城,直接快马传旨斥责太子无君无父,倒行逆施,将尚在上朝的太子圈进了宗人府。
整个东宫被禁军团团围住,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子女眷一片哭嚎惊惧,唯有太子妃,甚至没有半点惊讶,安慰了受到惊吓的女儿,呵斥了乱成一团的侧室庶子,关起门来依旧平淡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皇帝赶在除夕前回了京城,西北大捷的喜悦冲不散太子被圈的凝重气氛,皇帝自受刺后,心中郁结不得开怀,再加上战场上受的外伤,一路过来,身体虚弱,人老了许多。
大年初一,皇帝似乎缓和了情绪,先下旨检讨自己从大皇子幼年时就册封他为太子,多年栽培关爱,反而让太子野心膨胀,心中忘了为人之本,如今要改正错误,贤者为先,废去大皇子的太子之位,分封此次西北之战中立了功劳的众位皇子。
除了太子,剩余五个皇子全都被封为了亲王。
这是很奇怪的局面。
按照大荣朝的传统。一般都是一早立了嫡子为储君,其余兄弟到一定年龄则会被封为亲王,这也意味着,这些皇子这辈子最高的爵位就是亲王了。
可如今,皇帝这话,反而有种让他们起点相同,互相竞争的意思。谁最“贤”,谁就是继承人。可是什么样的才能算是“贤”呢?皇帝什么都没说。
赵潜明显感觉到,二皇子和五皇子一派,原本短暂的同盟立刻破裂而且对峙起来。
太子被废,皇帝甚至不愿意听他任何解释,直接将他们一家人迁到了内城最外边的一个旧宅里圈禁起来,整个府邸,可能最新的就是外头打高了一倍的高墙。
赵潜这几日回到家里,面色凝重。
明澜同样心寒。太子对父亲见死不救,她心寒;皇帝如今让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她更加心寒。皇家啊!
赵潜心中比明澜还多了一件事,他不确定,真的是太子要造反吗?即便是,背后没有别人推动?父皇当初对太子多好,如今却连仔细查明真相的机会都不给这个最疼爱的儿子……
“小猴子和小粽子打架,谁赢了,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