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正琢磨着增强炮灰兵种时,流放地的世界演化也进入了新阶段。
地质层的变化已经趋于停止,至少是变化速率降低了许多。
新城、红石边界测得得变化率,水平增量由之前的每天两米,经历了半个月的缓冲,降低到每天0.3米,风谷、庞勋板块交界处的变化率也降低至0.5米每天以下。似乎仍然在减速,但对边缘的测量精度存疑,需要多等几天测平均值。
地质演化降低,应该说浮岛崩碎的高风险期已经过去,不过对地质变化的物质来源、结构嵌入形式都不够了解,风险也只能猜一猜。
可见的好处,接下来新城、庞勋索道站大概可以稳定运行个几年。
而在境外,经历了一年半的变化,已经有部分板块呈现出浅盘状,它们往往飞的比较低。
边缘翘起的地形,使得这些板块的存水量有明显变化。
以军方了解比较深入的北部区为例,虽然在境外被叫做潮湿森林,但它的地表水还占不到表面百分之一,现在大概有百分之三。
二点几个百分点看似不多,可放大到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就多出来几个面积超过三十平方公里的湖区,新增湖的单体已经超过埃尔忒的无名湖或称埃尔忒湖。
这些水主要来源于边缘一圈高度勉强有一公里的新增山区,之前的那场降温大暴雨也立了大功。
如果没有干涉,最后大概会变成湖区。
魔族似乎也发现不太妙,巡逻机远远的看到有几处似乎在开山。
现在王国和北部区通道板块的关系十分微妙。
侦察行为并没有中断,但双发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侦察机不进入通道板块正上方,魔族也不起飞追出来。
大家各有各的难处。
通道板块应该已经被高级魔族全面接手,表现出来的是小恶魔猖獗程度明显下降,几乎不会突然飞起来一群追侦察机。
被高级魔族管制着的通道板块没有表现出强大的攻击性,应该是从之前的清剿战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用肉身打钢铁的劣势。
而对凤凰王国而言,虽然看似优势在手,可如果不能破坏通道,一切攻击都只是在挠痒,现阶段的产能也满足不了不简单的大规模空战和轰炸战。
所以在清剿到魔族收缩之后,空军就改成了以搭载魔法武器为主的巡逻模式。
机炮也是魔法武器,消耗只有钢质弹丸,20毫米机炮一发弹丸135克,两万发才2.7吨,这东西加工门槛足够低,普通金属加工作坊都能做,没什么生产压力。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武器改进。
武器改进,可能会优化弹头形状,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尺寸,所以现有武器也没办法打满产能囤积,只能囤一点点。
现在20毫米机炮只有12团和新编还没正式开始战斗的13团有,现行标准是团部囤积50万发,综合狂风三原型机和双发型的吊装机炮,大概是三百多架次。然后总部囤积300万发。
听起来不少,其实等魔族真正全面冲起来,按两个团三百公里作战半径,每架飞机每天出动四次均打空弹舱,只能撑不到五天。
当然具体战斗不会真的让飞机打空弹舱才回头,实际消耗会少一些,不过整体囤积量不高仍然是事实。
之所以把总部囤积规模限制到两百万,因为真的在做新炮。
根据前一次清剿战斗中飞行员们对武器的反馈,空军觉得机炮射击密度还要稍微大一点。
现有的机炮,一百公里的平飞姿态执行对地扫射时,平均着弹密度是2.1米一发,一些高敏捷的高级魔族,能够找到闪避空间。
生物受神经反射速度影响,在高密度交战中,并不能真的做到完美连续闪避,但机炮也受飞行状态的影响,弹道扩散度本就高于地面,两者叠加,导致机炮的有效打击率提不上去,500米外对高级魔族的有效打击率不到3%。
从装备通用性的角度出发,应该考虑提高现有机炮的射速,以及悬浮避震等改进。
不过空军提出武器改进要求的时机存在问题,研究院大部分人员都投入在一个名为“法术再造”的项目里,它会利用卡洛琳-拉瓦公式带来的成果,重构一些基础魔法,到应用程度还有一定距离。
所以近期研究院和制造局的基础技术实力是停滞的。
而用已有项目,实现空军要求的“提高有效打击率”,只有两个途径——改变弹体形状和口径缩水。
两者实际一样,改变弹体形状的目的也是提高机炮射速,在基础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往轻了改。不过很明显,缩短弹体长度会导致弹丸更容易被空气阻力影响,还不如缩小口径。
于是研究院那边给空军回复了一个方案:在机炮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成两联装的15毫米口径机炮,每分钟射速1400发以上,总弹容量提高到2600到3000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