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2)

钟粹宫有几个绣娘手艺真的很不错。

没过多久,还没到过年,长瑞和塔娜献上的狐皮兔皮貂皮都被制成大髦,毛茸茸不见一点杂色,既好看又保暖。

康熙后来赐下的十几张皮也是,比长瑞和塔娜狩猎的成色还好些。

马佳芸兰又让她们制作了几双出门在外的保暖手套,给长瑞塔娜也送去,尤其是长瑞,又开始了辛苦的尚书房生活。

露指手套也有用棉布、鹿皮、麻布等不同的材料制作过。

马佳芸兰也知道什么材质最适合最保暖,与保暖内衣一样,但这种情况下即便制作出来,也不能拿出来,涉及女儿未来命运的事情,还不如等将来塔娜把这些个惊喜,献给自己和她汗阿玛。

有一说一,宫人们已经在她们的力量范围内制到最好。

紫禁城里个个都是人才,马佳芸兰这没良心的资本家,恨不得把她们的剩余价值榨干,咳咳咳。

且说宫外吧,内乱时期,马佳家的店铺赚大头的是米粮店;从十六年开始,胭脂水粉首饰珠宝布皮绸缎逐渐有了起色;二十年一过,胭脂水粉与首饰珠宝已逐渐超过米粮店,成为其中获利最多的大头。

马佳芸兰的额娘伊特木氏与秋燕主要负责这个。

她们家店铺生意好,一因有质量高、花样繁、新品多的产品;二因信用佳,出入这些店铺的不失一些达官贵人,他们一查也不难发现经营这店铺的人是安宁伯家下人,背景是谁不言而喻;三则是在这个时代看上去令人惊讶的创新经营模式。

马佳芸兰知道胭脂水粉首饰商铺的赚钱对象归根结底是女人,趁着满族姑娘们还没有被完全汉化,除了原有的店铺外,单独针对女性的综合性铺子开起来。

也让京城姑娘妇人们多了一个去处,让她们出门的几率又有提升。

双赢结果。

对于这样的“女儿坊”门铺,一开始,人们是有些质疑它的赚钱能力,因为在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们眼中,女人能挣几个钱。

但随着这些女儿坊经营的越来越不错,官宦人家的满族姑娘们也不是天生想被束在家里,不能跑马,总能逛个街吧?店里又全是女人,坐上马车来回便行。

而民间百姓家的姑娘往往是跟着上面学习的,人流量多了,能够搞更多事情,比如会员经营等等。

若不是怕太出风头惹来注意,马佳芸兰甚至想搞女生铺子一条龙之类的,有些东西卖的是经营而非产品。

但想一下,自己顶头上司还是康熙,这些计划且消停些吧。

现在还不行,除非在康熙面前过了明目才行,类似于一张“皇权许可证”,而在皇上面前过明路,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困难,搞不好落个“与民争利”的□□压在头上。

毕竟现在风声便以重农轻商为主,只能静候时机。

耐心,耐心,耐心,再等等。

现在顶多搞些茶水小包间,让上门购物的姑娘们得到更

贴心的服务。

这些店铺交由塔娜学习最适合不过了,马佳芸兰还把很多暂时未能实现的东西,全都一股脑儿地塞了过去。

塔娜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的同时,兴致也越来越高,脑中的主意一个接一个蹦跶出来。

要知道,蒙古的风情可是和京都很不一样,事实上盛京已经有差,她亲眼目睹,盛京一带跑马的姑娘们很多,不止满族,连汉人家的姑娘也比其他地方大气。

有人称之为民风彪悍。

但在塔娜眼中,这是无稽之谈,说不定蒙古能够比京都更适合这些东西,能够提前先一步搞起来。

蠢蠢欲动中。

马佳芸兰给了她一巴掌:“先把经验学起来,搞一两间铺子再议。”

当然,既然女儿坊能够挣钱,且挣钱不小,也不是没有人模仿女儿,可见对于绝大多数来说,一个利字能够改变多少东西,哪怕是旧规则旧习俗。

生意是做不完的。

对于这些同行,马佳芸兰举双手双脚赞成,假如这风气从京城吹到江南地区,把汉家闺阁千金们也拉出门,不再一直养于生闺,也是件不错的喜事儿。

不要太小看这些小事儿,水滴石穿,很多东西都是一点点见人心的,也千万不要当真小看女人的智慧。

钱挣了,事干了。

扯回来,马佳芸兰打听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的新衣也都制好,便把儿女们的心意,一件新红狐大髦穿上身。

为此,还搭了一套挺惹眼的红宝石首饰,从

布摇到耳饰,口脂也择嫣红色,看起来气色很好的模样。

与她相同动作的还有惠妃纳喇氏,大阿哥胤禔也是这次塞外出巡的随行皇子之一,同样在蒙古聚会上大显身手,听闻还猎杀了一头成年豹子。

两人在承乾宫门口碰上。

余下众妃请安见礼过后,眼神余光左看看,右瞧瞧,心中难免一番比对。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可比较的确存在于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买一尺布还得货比三家呢,何况这是比儿女孝心。

要说好看,肯定是荣妃披着的红狐大髦好看,入室内红狐大髦已退下,但在刚才碰见的一瞬间,鲜艳